在疫情的艰难时世中毕业,会怎样?|大象公会
毕业的时候流年不利 , 以后还有机会翻身吗?文|张蔓生媒体年年都要炒一波的「最难毕业季」 , 今年可能真的来了 。受到疫情的影响 , 中国第一季度的 GDP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6.8% 。 二月以来 ,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官方数字已经升高到 6.0% 以上 。 虽然中国的统计口径与欧美不同 , 并且不包含广大农民工 , 但 6% 也创下了它自己 20 年来的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 , 全国又将产生 800 万高校毕业生 , 其中一大部分将踏入就业市场 。根据某几家大型招聘网站发布的报告 , 2020 年春节后十天 , 应届生新增岗位规模不到去年的一半 , 旅游、广告传媒、酒店、餐饮等行业的招聘岗位下滑都超过 60% 。毕业是一次「入海」——个人从此进入社会的海洋 。昨天 , 已经呈刷屏之势的 B 站毕业主题曲《入海》 , 也讲述了一个初次入海故事:每个人毕业时都像一片浪花 , 最初必定会被浪潮推着前进;歌词中写道 , 随着人的成长 , 海洋会回答江湖河流、「河流会回答浪潮」 , 每个被时代簇拥过的人都将获得答案 。但熬过十二年中小学、四年高校 , 好不容易毕业「入海」 , 却不幸游进了一片低潮 , 这时你会怎样?或许 , 年景所能给你带来的 , 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被诅咒的年份?首先 , 不得不承认 , 在某些年份毕业踏上社会的人 , 确实会比其他人过得更加艰难 。
· 美国一百年以来的失业率数据(紫线) , 可以明显看出经济形势和周期的力量不管是经济危机 , 还是疫情、自然灾害乃至战争 , 消费市场都会首当其冲 , 受到影响 。 它的连带效应是企业破产或规模收缩 , 行业萎缩 , 个人失业、降薪、找不到工作 , 并进一步影响消费 。如果你是高层次人才 , 可能不论何时都有高薪职位在等待 。 但摆在大多数个人面前的路只有三条:失业 , 暂缓就业 , 屈尊将就 。这种影响会持续多久?有一位美国学者叫丽莎·卡恩(Lisa Khan) , 来自耶鲁大学 , 研究了美国八十年代经济衰退时期的毕业生 , 发现什么时候「入海」对人的影响可能持续数十年 。她统计了 1979 到 1989 年的 513 名毕业生 , 都是白人男生 。这五百多人的毕业年份横跨了 80 年代美国的四次危机 , 包括 1980 到 1982 年的衰退、1987 年的股票崩盘 。 当然 , 这些年份并非真正的灾荒之年 , 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在增长 , 只是相对不如其他时期繁荣 。从这些人的数据里 , 她发现就业率每降低百分之一 , 在毕业当年 , 毕业生的起薪就要降低 6% 到 8%;在毕业十五年之后 , 他们的收入仍比好年头毕业生的中位收入低一个 2.5% 。第一份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 在萧条期间 , 毕业生会选择更小的公司、更将就的职位 , 从更差的职业起点出发 , 起薪更低 , 之后付出更多努力 , 才能到达同样的收入水平 。
· 美国大萧条时代的毕业生被称为「走投无路的一代」 。 到 1935 年 , 几百万高中和大学毕业生靠低保维持生活 , 职业要求「通胀」严重 。 图中文字大意为:「失业的人继续向前 我们也自顾不暇 商会」那么 , 在经济形势好转之后 , 通过跳槽去提高收入有用吗?一些学者 , 比如菲利普·奥雷普卢斯(Philip Oreopoulos)等人 , 专门研究了跳槽这个问题 。 他们分析了加拿大人口普查中的毕业生就业数据 , 发现一般的职场直觉是正确的 。即便在形势不好的年份找了个将就的工作 , 好学校毕业的好学生也很快就能跳出去 , 在之后的几年内迅速追平同龄人 。但要是平时不努力 , 上了一般的学校 , 毕业的时候又什么都不会 , 那就只能一直窝在不合适的岗位上 , 一开始遗留下的起薪差距过了十年也很难补上 。更为隐蔽的是 , 人在第一份工作中产生的心态 , 会潜移默化 , 长久地影响日后的择业策略和为人处事 。与好年头相比 , 相对萧条年份「入海」的学生在工作中更看重稳定、保靠、铁饭碗 , 而不是创新、进取、赚更多钱 。这种害怕风险的特性会跟着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 直到成为他们职场哲学的一部分 。 就算当到 CEO , 这些人经营的公司规模普遍更小 , 经营公司的风格也偏于保守求稳 。不过 , 难道一个人「入海」时赶上一个不合意的年份 , 就一辈子咸鱼翻不了身?晴雨周期 , 谁都必定赶上实际上 , 不管当年形势如何 , 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中 , 多数人对未来的憧憬和焦虑都是相似的 。 谁都担心在初入人海的几年中失去自我、堕入平庸 , 再也无法翻身 。B 站在做《入海》时采访了 100 位毕业生 , 收集了他们毕业之际对于未来和人生的问题 。 这些提问出现在 MV 最后 , 有毕业经历的人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Video Player is loading.Loaded: 5.87%Picture-in-Picture[APP专享]野外发现红包袱 打开一看众人惊呆下载客户端PauseCurrent Time 0:00/Duration 5:40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歌曲由毛不易演唱如果现在不告白 , 我是不是就再也见不到 TA 了?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吗?我只想做个平凡的普通人 , 就是浪费生命吗?毕业以后 , 我还会像在学校里这么快乐吗?……每届毕业生在这个人生阶段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 但在「入海」这个时间节点上 , 担忧年景、形势与未来没什么用 。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 相对「年景不好」的岁月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 , 在这些年份历经艰辛的人不是少数 , 而是多数 。要知道 , 如果你是个 90 后 , 你和你的家庭就已经熬过了 1997 年的亚洲经济危机、90 年代末的行业巨变、2003 年的非典、2007 至 2009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 以及近几年越来越突出的经济下行压力 。没有人能顺利一辈子 。 这并非宣扬宿命论 , 而确实有学术依据 。尽管实际的经济周期并不如理论家描述那样 , 像正弦函数那么规律 , 而是随机、跳脱的 , 但几乎没有人否认经济波动本身的存在 。 也没有人认为这种变化的频次低到百年一遇 , 以至于我们不用研究 。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说 , 产能的扩张和消费的增长并不总是同步的 , 需求超过供给时 , 企业会发展生产 , 带来繁荣 。但当供给超过需求太多 , 生产就会停滞 , 企业进而裁员、破产、降低薪酬 , 导致员工没有钱去消费 , 让恶性循环进一步恶化 , 导致衰退 。从这个角度看 , 只要人类、货币、市场还存在 , 经济波动就不可避免 。具体而言 , 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原因似乎都不同 。 学者们提出的「经济波动根本动因」包括:货币政策、投资、贷款带来的杠杆、科技创新、政治周期、传染病一类的天灾 , 乃至太阳黑子 。
推荐阅读
- BOSS带货,风口已过
- 厕纸趣
- 母亲在加拿大去世 梁家辉受疫情影响未能去葬礼
- “疫”枝独秀的小家电,凭啥躲过疫情黑天鹅?
- 被录取却因疫情无法赴境外读博士?港大:我要
- 新冠疫情会怎样结束?权威专家分析了5种可能
- 日媒:美日疫情下坚持联合军演意在遏华
- 后疫情时代,如何找到发展之道?
- 美国抗议活动引发疫情反弹 感染超过180万例
- 与恶龙缠斗小心自己也变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