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封杀华为,是一场国家赌博,必败!( 二 )

全面封杀华为,是一场国家赌博,必败!
4、华为成功的密码及对中国的启示 华为为什么面对不可一世的美国企业 , 竞争力那么强 , 面对美国的国家力量打压 , 抗压能力又那么强 。原因会有很多个 , 但最基本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华为是最不像私企的非公有制企业 , 抑制了资本的贪婪 。如果要寻找华为成功的基本密码 , 应该从华为的内部股权结构和相应的分配机制层面开始找 。华为股权结构对外部资本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 任正非反复强调 , 华为不轻易允许资本进来 , 因为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华为的理想的实现 。 华为没有上市 , 也不用为短期财务指标而束缚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 , 也不用为报表好看 , 压低员工的工资 。华为在股权结构上 , 体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 。 华为的员工 , 对华为的贡献达到一定程度 , 就有参与分红的机会 。 即便是没有分红权的 , 华为的员工薪资待遇也没有多少企业能比 。 华为的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 , 很大程度克服了按资分配为主的弊端 。 任正非作为华为的创始人 , 持股比例只有1.4% 。华为身处市场经济环境 , 却在股权层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劳动的联合为主 , 在分配领域体现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 。 而且华为的按劳分配为主不是僵化的 , 分配机制是动态地贯彻这一原则 , 实行能者上庸者下 。华为在外部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占重要比重的大环境中 , 在内部构造了一个按劳分配为主的小环境 , 用更接近于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解决内部激励问题 。 这虽然不是华为相对美国同行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全部原因 , 但应该是基础性因素 , 是华为成功的根基 。而华为外部的对手大多数以资本为纽带组织 , 分配主要体现资本利益 , 还因很多都是上市企业 , 不得不关注企业报表 。 管理层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 拿到奖金 , 为了财务数据好看 , 更关注短期利益 。 像华为那么高的科研投入比例是很少见的 , 像华为长期实施、完全不计短期回报的“备胎”计划 , 更不可想象 。在这里也辟个谣 。 说公有制企业效率必然就低的 , 那是西方经济学需要的假设 , 是西方经济神学(本来就不是科学)为了自圆其说所必需的谣言 。 能够产生“铁人精神”、出现“宁可个人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先进人物的公有制 , 效率会低?哪个私企能产生这样的激励效果?苏联用二十年时间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 用三十年时间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 , 中间还成为打败纳粹法西斯的主力 , 凭借的就是公有制 , 这样的效率会低?中国用二十多年的时间 , 在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上 , 就实现了工业化 , 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 效率会低?本人在国企干过 , 在私企也待过 。 对那种私企效率高 , 国企效率低的说法 , 从来都是嗤之以鼻 。 国企中很多都是效率很高的企业 , 私企中有大量效率极低的企业 。只不过公有制(现存的已改为国有制)在信念动摇、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无法再通过精神激励和劳动竞赛的方式实现激励 , 需要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实现形式和激励手段 。华为一些做法 , 一些国企也可以借鉴(不是照搬) , 在劳动还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 还没有告别异化状态的情况下 , 如何比较好地实施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 , 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 , 而不应该只知道跟私企学习管理 。 现在国企的很多问题 , 就是管理层面跟风移植私企经验造成的 。 西方的管理经验可以批判的借鉴 , 但生搬硬套整体移植 , 方向就不对 。 华尔街的大型私企还在发愁怎么解决管理层的内部人制造问题呢 。鼓吹私有化就能解决国企管理问题 , 更是居心叵测的谬论 , 多少失败的私有化案例 , 以为媒体故意淡化就不存在了吗?华为通过股权的特殊设置 , 实行倾向于按劳分配为主的内部分配机制 , 解决了效率和公平问题 , 中国是不是可以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相对美国的优势在哪?这次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 为什么中国和西方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 中国的表现远远优于西方?最重要的答案是中国还保留着一些社会主义的动员和组织体系 , 以及部分公有制 。华为证明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对一个国家的效率有多重要?效率非但不是和公平对立冲突 , 处理好了会相互促进 。华为作为一个企业 , 没有特殊的股权结构就没有华为的分配方式 , 对一个国家来说 , 没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 , 就不可能有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 。 美国贫富差距太大导致的种种社会弊端 , 我们最近都看得很清楚 , 不能重复美国的错误 。 在全社会范围内把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贯彻到位 , 克服按资分配比重太高 , 缩小贫富差距 , 把我们的发展和崛起建立在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坚实基础之上 , 还是要在所有制层面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