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報人到槍王 華埠槍店25載的最後一天

從報人到槍王 華埠槍店25載的最後一天
店經理古角和接收25年的店鋪 。 在曼哈頓華埠小義大利區 , 有一家特殊的店鋪——喬維諾槍店(John Jovino Gun Shop) , 它是紐約歷史最長、名聲最響的槍店 。 「槍不殺人 , 人殺人 。 」這是店經理古角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 也是他對槍械犯罪的態度 , 一生與槍打交道的他 , 如今因新冠疫情影響不得不親手拉上格蘭街183號的大門;而來紐約還不滿兩年的我 , 則親眼見證了這個百年槍店摘牌熄燈的最後一天 。 1906年 , 義大利人喬維諾創辦了該店 , 1911年轉賣給因佩羅托家族 , 仍沿用舊名;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 , 喬維諾一直高居全世界槍枝銷售量榜首 , 美國槍枝雜誌曾多次在封面報導喬維諾槍店的業績 , 而接手該店整整25年的經理古角 , 卻是上個世紀70年代從上海來美的華人 。 從報人到槍王 華埠槍店25載的最後一天
古角和他隨身佩戴的短槍 。 (記者張晨/攝影)華人青年初到紐約———筆桿子搖得 , 槍桿子握得古角18歲時就下鄉插隊做知青 , 種過田、教過書、修過馬路;來美國前 , 他是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上海的發行部助理 , 而古角在紐約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華文報社的記者 。 80年代至90年代華埠幫派盛行 , 在一次採訪中古角與槍店老闆佩羅托結識 , 佩羅托對這個華人青年產生了好感;義大利人一般不太相信外人 , 佩羅托曾多次暗中試探古角 , 確信他辦事能力強 , 廉潔忠誠 , 才把商店在1995年4月正式託付給他 。 「在紐約這個三教九流雲集的大碼頭 , 經營槍店這種特殊行業 , 沒有特殊的本事就難以生存 , 在任何時候 , 都要遵循時代的遊戲規則 。 」古角說 。 從報人到槍王 華埠槍店25載的最後一天
紐約最老牌百年槍店 , 疫情下摘牌熄燈 。 百年來 , 喬維諾槍店彷彿是一個特殊的窗口 , 映照出美國歷史一個獨特的側面 , 喬維諾開這家槍店時 , 正值歐洲移民高潮;當時的義大利黑手黨在紐約呼風喚雨 , 槍枝買賣自然紅火 , 後來接手的因佩羅托家族也來自義大利 , 與紐約黑手黨一直保持密切的關係 , 這正是他們在亂世中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 也因佩羅托家族幾代都與紐約市警熟識 , 後來即使市府掃蕩黑手黨 , 制定購槍法律 , 槍枝買賣逐漸走上正軌 , 喬維諾的生意依舊紅火 。 槍抵胸口臨危不亂 , 別因黃皮膚而輕看我如今76歲的古角說話依舊底氣十足 , 他翻出先前不少舊檔案給我 , 回憶正當年的崢嶸歲月;說起最近因疫情下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 , 古角說:「華人是有氣節的 , 而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從來都是不易的 , 身在異鄉 , 只有自己給自己爭口氣 , 拿出態度 , 才能站穩腳跟 。 」古角笑談 , 在經營店鋪的25年中 , 什麼「中國人滾回老家」、「黃皮膚雜種」等他聽了不下百遍;但縱使這樣 , 即使槍抵胸口 , 他照樣和歹徒說 , 「開槍打死我你就有錢拿了 。 」「族裔是我無法改變的 , 是先天的 , 既然無法改變 , 就要拿出應有的態度 , 這是後天的 , 而不管做人、做事 , 我始終都堅守原則 , 不越線 , 也不讓他人越線 。 」他說 , 臥榻之上 , 不容他人酣睡 。 從報人到槍王 華埠槍店25載的最後一天
地下室所存放的市警警服及輔警服 。 如今在紐約市 , 死於槍口之下的人不在少數 。 古角說「槍不殺人 , 人殺人;假如讓槍落到不法之人手中 , 我就會坐牢的 。 」發生涉槍犯罪時 , 全美槍枝追蹤中心可以從現場的蛛絲馬跡中判斷槍枝的序列號 。 不僅每枝槍都獨有槍號 , 且其膛線也各異 , 發射後會在彈殼上留下獨特紋路 , 警方只要尋根溯源便很快能夠追查出槍枝登記主人和所購店鋪 。 古角說 , 造成涉槍犯罪的是人 , 而不是槍械本身 , 不少購槍者把槍枝視為「誠實老百姓對付社會犯罪的最後一道防線 。 」希望與不捨 , 疫情無奈關店 , 見證華埠興衰5月19日是槍店拆牌熄燈的最後一天 , 我到店採訪時大門敞開 , 這是以往絕不可能見到的場景;古角的短槍依舊別在腰間 , 但手中常握著的對講機卻不見了 。 「我剛剛還給五分局了 。 」他大手一揮 , 平時店裡的報警系統直通警局 , 若有案件發生 , 則會立馬通知警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