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这是落实结果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这是落实结果
文章图片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 国务院19日对外公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表显示:38项指标任务均已完成 。
看几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这是落实结果】2019年 , 我国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亿元 , 逼近100万亿元大关 ,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 , 为14.4万亿美元 , 稳居世界第二 。 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6% ,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 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 。
从增速看 , 按可比价格计算 , 比2018年增长6.1% , 符合《政府工作报告》6%—6.5%的年度预期目标 , 也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 。 从人均看 ,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892元 ,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 , 首次突破人均1万美元大关 。
就业方面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登记失业率4.5%之内” 。 落实结果显示 , 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 , 连续7年保持在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全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 , 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 。 其中 , 25岁至59岁主要劳动年龄群体的失业率各月均在5.0%以下 。 年度就业目标完成 。
就业规模的持续稳定 , 得益于把稳就业放在“六稳”首位 , 就业优先导向鲜明 , 各项稳就业政策不断落地 。 而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 , 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 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 , 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和形态 。 与此同时 , 国家通过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 , 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 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 。 还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作用 , 有力保障和稳定了就业 。
CPI方面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 实际2019年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 。 分月度看 , CPI同比涨幅总体上是前低后高 。 1月份同比上涨1.7% , 2月份同比上涨1.5% , 3月份以后受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推动涨幅逐渐扩大 , 11月份和12月份涨幅均为4.5% 。 尽管CPI同比涨幅在下半年有所扩大 , 但各地区、各部门针对价格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协同发力 , 促生产、保供给、稳物价 , 确保了价格形势总体稳定 。
看减贫和环保两项重要指标
2019年 , 中国成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9万人 , 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这个十分重要的目标任务 。 全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 , 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 , 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 。 目前 , 已经有780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 , 中西部22省、自治区中已有15个没有贫困县 , 剩余7个省、自治区中还有52个贫困县 。 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
2019年 , 我国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2.6% , 完成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的量化目标任务 。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2%” 。 实际落实结果是 , 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4%和3.5% , 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3.2%和3,3% , 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
能源消耗受能源结构、增长方式和技术装备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 2019年 , 我国继续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推动重点行业转型发展 , 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持续增加 , 钢铁等传统高耗能领域能耗降幅显著 。
看惠企政策和营商环境改善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承诺目标 , 2019年3月20日 ,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印发《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明确 , 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税率降至13% ,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至9% 。
与此同时 , 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 , 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 , 将不动产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 制造业企业相关支出的总体规模较大 , 受益尤为明显 。 此外 , 试行期末留抵退税制度 , 根据统计数据 , 制造业期末留抵税额占比最高 , 是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对象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 各地可降至16%”“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降费负担2万亿元” 。 到2019年年底 , 所有养老保险单位费率高于16%的省份都已降到16% , 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 。
税率的下调和降费政策的实施 , 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 , 改善企业预期和经营效益 。 企业获得减税资金后 , 将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 , 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 还能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政策的红利 , 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 , 实现了企业降成本、市场增活力、个人得实惠 。
金融服务企业方面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国有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2018年基础上再降1个百分点” 。 2019年的实际完成情况是 , 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6万亿元 , 较上年末增加9028亿元 , 增幅53.1% 。 全年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35个百分点 。 同时 , 监管机构推动银行建立对民营企业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 , “力争在全国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 ”“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 。 ”“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 。 ”“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 。 ”
实际落实结果是 , 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已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 。 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低了10% 。 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36.7% 。 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647亿元 , 台账清偿进度70%以上 。 中央企业率先实现无分歧欠款基本“清零” 。 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均已完成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的任务 。
看财政的钱怎么用用在哪
2019年 , 我国加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 , 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规模 , 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了较大压力 。 但是 , 中央财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 , 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 。 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 , 有力推动了各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 与此同时 , 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 , 财政支出规模得到了一定扩大 。
据统计 , 2019年 , 全国财政赤字2.76万亿元 , 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 , 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赤字率2.8% , 比2018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9万亿元 , 增长8.1%;中央财政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15632亿元 , 增长10.9%;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比上年同口径下降3.8% 。 这些实际落实结果均达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目标 。
各级政府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 , 重点增加了对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 , 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 。 2019年 , 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11%;科学技术支出中的科技条件与服务、基础研究 , 分别增长28%、26.7%;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减排、可再生能源支出 , 分别增长48.6%、38.3% 。 特别是中央充分考虑了“老、少、边、穷”等财力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 , 安排“老、少、边、穷”等财力困难地区转移支付2489亿元 , 较上年增长14.7% , 增幅高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 。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 , “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 , 比2018年增加8000亿元” , 实际完成情况与之完全一致 , 全年发行任务顺利完成 。 发行地方专项债对稳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 , 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478亿元 , 比上年增长5.4% 。
看涉及民生的投资和支出
在涉及民生的投资和支出方面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完成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 , 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今明两年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 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 。
实际情况是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9亿元 。 全国完成公路水运投资23451亿元 。 中央预算内投资5776亿元全部下达 , 比2018年增加400亿元 。 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 。 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 。 全年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资553.7亿元 , 提升了548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 全国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41% 。
2019年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 ,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1056亿元 , 达到了年初预定的继续保持4%以上比例、教育支出超1万亿元的任务目标 。 与此同时 , 全国高职院校共扩招116.45万人 , “百万扩招”目标如期完成 。 落实“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的要求 , 实际筹资1138亿元 , 超额完成1500万人次的培训任务 。 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 还提供了多样化成长成才途径 , 稳定了就业 , 这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 ,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的15元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 , 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 。 实际落实结果是 , 全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 , 达到人均不低于520元的目标 。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落实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的15元用于大病保险 , 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 。
这38项量化指标任务的全部完成 , 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 是狠抓落实的结果 。 今年 , 中央人民政府又将提出哪些任务目标 , 两天后的5月22日 , 李克强总理将做《政府工作报告》 , 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 。
栏目主编:樊江洪本文作者:樊江洪文字编辑:樊江洪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