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刚强正直、德高望重,这位儒臣为何让明仁宗至死都耿耿于怀?( 三 )
李时勉向皇帝叩头 , 回答道:
“臣在给先帝的上疏中说:守丧期间 , 陛下不宜亲近嫔妃;臣还说:陛下不应当让太子远离左右!”
李时勉果然大胆 , 他竟然在上疏中说起皇上在守丧期间不宜亲近嫔妃的事来 。
这样的说法 , 被朱高炽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 , 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 按照礼仪中的丧礼 , 一般人在守丧期间都是不近妻妾的 。 这种基本的常识 , 李时勉却用来劝谏朱高炽 , 这或从侧面暗示 , 朱高炽在守丧时 , 还在亲近嫔妃 。 这种可以被视作不守礼制、没有家法、甚至是忤逆不孝的行为 , 竟然被大臣拿来说事 。 不但上疏 , 似乎还进行了廷争 。 对此 , 朱高炽至死不能释怀 , 也就可想而知了 。
李时勉劝朱高炽 , 太子不宜远离左右 , 这话 , 正好说到了朱瞻基的心坎上 。
原来 , 朱高炽登基不久 , 即在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的十一月一日 , 立朱瞻基为皇太子 。 次年(公元1425年)四月 , 朱瞻基就被朱高炽派去南京 , 帮助完成迁都的准备工作 。 朱高炽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时 , 朱瞻基被召回北京 , 但当他抵达时 , 皇帝已死去 。
不在朱高炽身边的朱瞻基 , 在被立为太子之后 , 远在南京 。 按照以往宫廷权力斗争的事实推测 , 在朱瞻基的心中 , 在南京的日子里 , 他应该是惶恐不安的 。
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 , 在听到李时勉曾经劝谏先皇 , 说是太子不宜远离皇帝身边 , 此时 , 朱瞻基的心中 , 想必不能不为之感动 。
李时勉说完之后 , 朱瞻基的怒气已经消解了一大半 , 他的神色也变得和缓起来 , 甚至 , 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喜悦挂在脸上 。
李时勉继续徐徐讲说了自己上疏给先皇的内容 , 说到第六件事情时 , 他停了下来 。 不知道是他真的忘了所写的内容 , 还是 , 他已经在此前的经历中吸取了些许的教训 。
朱瞻基命令:
继续讲 , 把你上疏先皇的内容全都讲出来 。
李时勉回答道:
“臣惶恐惊惧 , 上疏先皇的内容 , 没法全部记住 。 ”
讲到这个时候 , 朱瞻基的怒气更是没有多少了 , 他对李时勉说道:
“要全部说完 , 确实有些难度!那你上疏先皇的草稿在哪里呢?”
李时勉回答道:
“臣已经烧掉了!”
话说到这里 , 也没有办法了 。
朱瞻基长长叹息了道:
李时勉真是忠心啊!
然后 , 皇帝就赦免了李时勉 , 并恢复了他侍读的职位 。
等到皇帝派出的第二队斩杀李时勉的王指挥所领人马因为没有见到人、从监狱返回宫廷的时候 , 李时勉已经冠带整齐地站在阶前了 。
本文插图
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 , 《成祖实录》修成之后 , 李时勉被升为侍读学士 。 当时 , 皇上曾临幸史馆 , 他把金钱撒到地上 , 赏赐给在馆的学士们 。 见皇帝撒钱在地 , 众人都俯身拾取 , 唯独李时勉站立不动 。 皇上见状 , 就把剩下的钱全都赐给了李时勉 。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 , 《宣宗实录》修成 , 李时勉被升为学士 , 执掌翰林院事并兼任经筵官;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 , 李时勉替代贝泰 , 任国子祭酒;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 , 李时勉请求致仕 , 皇上没有批准 。
起初 , 李时勉上请奏朝廷 , 请求改建国子监 。 收到李时勉的奏章后 , 皇上派王振去察看情况 。 当时 , 李时勉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迎接王振 , 只是进行了普通的接待 。
此前 , 王振出去 , 那些巴结逢迎的官员 , 都是极尽谄媚之能事 , 想方设法大事铺张地进行接待 。
到了李时勉那里 , 王振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接待 , 王振心里想着 , 李时勉大概是瞧不起自己吧 。 加之那时王振大约飞扬跋扈惯了 , 他根本受不了被冷落的场面 。
推荐阅读
-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隆平侯张信:建文叛臣,朱棣功臣;功非勇略智计,厚待皆因酬庸
-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宦官的胸怀气度:被指为刀锯之余而不怒,明司礼监掌印怀恩轶事
-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TB」和您一起学历史:清代治河官员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