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宦官的胸怀气度:被指为刀锯之余而不怒,明司礼监掌印怀恩轶事


作者:史遇春
明太祖朱元璋掌权之后 , 对帝位的看护 , 不输于任何开国君主 。 对权力太过专断 , 大大限缩了朱元璋的心胸空间 。 丞相犯事 , 在明以前的历史中 , 也不乏其例 。 但是 , 因为丞相有错而直接废掉相权 , 朱元璋算是应当被记住的一人 。
废掉相权 , 从治理结构上看 , 是对组织的破坏;从治理章法上看 , 是对制度的破坏 。
这种破坏 , 无限扩大了皇权 , 极度加深了专制 。
这种破坏 , 抹杀了以往的议事规则和制度 , 原有的某种集体决策模式被突然剔除 。
说权力专断对朱元璋心胸的限缩 , 并非信口之语 。 因为 , 朱元璋并没有虑及后世 , 或者说 , 朱元璋这种狭隘地对后世的考虑是有很大缺陷的 , 这就是心胸与远见不足的结果 。
朱元璋作为开国之主 , 其能力精力 , 在没有宰相时 , 基本是可以应付时局政事的 。 但是 , 明朝越往后来 , 那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越是孱弱 。 这些比之开国之君而显得相对孱弱的帝王 , 没有能力、没有精力、甚至没有兴趣管理时局政事 , 而此时 , 外朝已没有统一意见的平台 , 一切皆需决断于皇帝 , 皇帝不能自主、无法自主 , 就把决断权委托给了宦官 。 结果 , 明朝的宦官之祸 , 比之东汉 , 似乎可以说是不相伯仲 。
东汉的宦官之祸 , 已经将宦官的形象定格成了奸邪宵小 。
明朝的宦官之祸 , 更加深了宦官的负面形象 。
对于宦官的成见、歧视、贬斥等等的不良情绪 , 最本源的因素 , 是宦官异于常人、是宦官乃身体残缺之人 。
对异己者的仇视、敌视、攻击、戕害 ,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 普遍存在的现象 。
所谓异己者 , 范围很广 , 包括装饰、打扮、身形、体态、肤色、民族、宗教、思想等等与自己、自己的族群、自己的国家等不同的人、团体、国别等 。
这能不能算作是人性之恶 , 不知道 。 但是 , 可以肯定的是 , 这一定不是人性之善 。
另外 , 对宦官的恶劣印象 , 还是因为宦官中出了一些名声大、影响远、行事坏的恶人 。 就是因为这类少数恶人的代表作用 , 造成了整个宦官群体的恶劣形象 。 其实 , 从有宦官开始 , 到宦官制度的结束 , 这其间 , 宦官的总体数量是十分庞大的 。 那些真正十恶不赦的宦官 , 在整个群体中 , 所占比例是少之又少的 , 绝大多数的宦官 , 都是可怜之人、做的是比常人更可怜、更可悲、更可叹的事情 。 由此也可以看出 , 代表者的恶劣 , 又是多么恶劣的事情 。
当然 , 一直以来 , 对宦官的低视 , 比较重要的因素 , 还是在于 , 大多数情况下 , 他们的职责 , 是伺候他人 。 伺候他人 , 古今中外 , 都是被下看的 。 这也是需要深刻思考的人类社会、人性、管理制度等等错综交织而成的问题 。
当然 , 今天看宦官的恶 , 不能仅仅局限于君君臣臣的范围 。
当然 , 今天看宦官的恶 , 还要认识到制度的更邪恶 。
这样 , 才会比较全面 。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宦官的胸怀气度:被指为刀锯之余而不怒,明司礼监掌印怀恩轶事
本文插图

下面 , 就来看一段明代一位宦官的历史 。
至于看完此人的这段历史之后 , 读者们要怎么评价、怎么感想 , 只能由各位自由发挥了 。
这话 , 还得从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的一位官员说起 。
这位官员 , 名叫林俊 。
既然说到林俊 , 那么 , 林俊是谁呢?
林俊(公元1452年~公元1527年)字待用 , 号见素、云庄 , 莆田人(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 。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 , 林俊考中进士 , 历任云南按察副使 , 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督操江 , 湖广、四川巡抚 , 工部尚书 , 刑部尚书等职 。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 , 加太子太保;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