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清朝一本书在国内备受冷落,外国一版再版,还刻在纪念碑上( 二 )


此外 , 徐继畬还博览群书 , 大量搜集西方国家图文史志等 。他在对西方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及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 渐渐对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专制制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 并认为这是阻碍国家进步的因素之一 。
经过多番准备后 , 徐继畬用5年光阴终于写成了《瀛寰志略》 。
准确地说 , 《瀛寰志略》不光介绍了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及地理、历史等文化 , 还在书中对华盛顿的民主选举等政治改革称赞不已 。
《瀛寰志略》出版后 , 向国人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 。
本来 , 徐继畬是希望向国人传达应该吸收西洋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成果 ,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变革 , 使日趋衰亡的国家逐渐恢复中兴 。
然而 , 当时的保守派以“上邦大国”自慰 , 他们认为徐继畬是列强走狗 , 多次上疏弹劾他“称颂夷人 , 献媚夷酋” 。并说他写华盛顿一段 , 有讥讽天朝制度之意 , 是大逆不道的罪行 。
好在当时已经不时兴文字狱了 。不过 , 清政府还是革去了徐继畬的职务 , 令他回家面壁思过 。
至于《瀛寰志略》 , 在当时也倍受国人冷落 , 只有梁启超等少数人 , 视之为维新改良的教科书 。
【鸦片战争】清朝一本书在国内备受冷落,外国一版再版,还刻在纪念碑上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瀛寰志略》部分内容)
不过 , 《瀛寰志略》却在洋人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不仅西方传教士数次写长书评于报纸上对其盛赞不已 , 还将该书作为极有价值的书籍寄回国去 。
日本更是将《瀛寰志略》视之珍宝 。他们认为这本书对他们的变法革新 , 有极大的帮助 。所以他们多次加印此书 , 还将其翻译成日文版和英文版 , 以供更多有识之士通读 。
1853年 , 美国修建华盛顿纪念碑 。
此时 , 有个美国传教士正好在宁波一带传教 。他的老师是一位同情徐继畬的维新人士 , 便将徐继畬盛赞华盛顿的那一段话讲给他听 。
美国传教士听罢 , 对徐继畬的高瞻远瞩极为欣赏 , 将与华盛顿相关的文言文刻在了碑上 , 通过宁波府赠给美国 。
石碑被送到美国后 , 美国政府极为重视 , 将之置放于华盛顿纪念碑的内壁中 。
【【鸦片战争】清朝一本书在国内备受冷落,外国一版再版,还刻在纪念碑上】(参考史料:《徐继畬和他的《瀛寰志略》》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