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筐投资央妈出手了!高杠杆赌徒正面临绞杀( 二 )


更早些的2019年9月 , 北京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 , 其中就有“严格信用卡授信管理”、“辖内商业银行应严格执行统一授信管理 , 对客户名下的多个信用卡账户授信额度、分期付款授信额度、现金提取授信额度等合并管理 , 不得突破设定总额授信额度上限 , 并将客户名下他行信用卡授信额度纳入本行授信额度合并管理” 。
什么意思?就是个人的总授信额度有个上限 , 比如50万…就是所有银行的总授信是50万 , 这家银行多些、那家银行就得少些 。
《网贷办法》第二十六条 , “授信与首笔贷款发放时间间隔超过1一个月的 , 商业银行应当在贷款发放前查询借款人信贷记录 , 重点关注借款人的新增贷款情况” , 其实就是围堵借款人在多家银行先授信再集中提款的漏洞 。
信用卡降额封卡、授信额下降甚至消失、多头授信时要求提前归还借款……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到来、甚至已经到来 。
3
在科技创新下 , 我们每个人正在逐渐的被数字化、并成为一个透明人 。 早上一睁眼 , 我们会首先打开手机刷下微信、微博、抖音 , 据此就会留下兴趣喜好的数据;早上乘地铁去公司 , 会留下行踪路径的数据 , 地铁上是看新闻、看视频、看电子书、还是听音频内容 , 就会留下阅读偏好的数据;在公司的楼下买份早餐 , 就会留下支付记录的数据;中午点份外卖 , 也会留下消费金额和口味喜好的数据…办张信用卡、网络购物、工资个税、金融理财等等都会留下数据 。
当这些数据足够多、也就成了大数据 ,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 就大致能判断出你的经济收入水平、消费潜力需求、个人口味偏好、履约信用能力……你以为你很隐私 , 其实在某些人的眼里你早已被“看透” 。
征信报告 , 就是对你的借贷数据(负债额/负债率/履约情况/近期征信查询记录等)进行收集分析;个税流水 , 就是对你的真实收入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芝麻信用 , 就是对你的消费数据进行搜集分析……
而这些数据 , 统统构成了银行对你的评价 , 并决定是否给你贷款、贷款多少以及贷款的利率 。
现在的银行是金融公司?NO!是科技公司 。
信用贷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贷款人还款资质能力分析大数据化、贷款风险控制数据模型化、贷款审批放款自动化……总之就是一个目标——减少人为干预 , 尽量的系统化、自动化、AI化 。
随着个人信息被更广泛的搜集分析 , 以前那种恶意撸网贷、多处借贷的高杠杆赌徒正面临穷途末路 。
信贷的漏洞正逐渐堵住、信用卡的黑科技正逐渐失效、擦边球的灰色地带正成为历史 。
时代在变 , 我们不得不与时俱进 , 千万不要与趋势作对 。
在金融去杠杆、居民降负债的大背景下 , 切莫做高负债、高杠杆的赌徒 , 以免沦为被绞杀的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