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蔚松■神九上天有他的一份功劳
图片
本报讯(劳动报采访人员 王嘉露)昨天 , 上海隆重表彰一批科技奖项 。 在沉甸甸的通报奖励名单上 , 除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科研精英 , 还有两位技术工人的名字引人瞩目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沈蔚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
作为神舟飞船型号、运载火箭新型号的领军人才 , 沈蔚松的《航天产品中的狭小环境管路拆卸工具的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了此次科技奖励大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你可能不知道 , 当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神舟九号飞船“一射冲天”时 , 这份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这项创新应用的支持 。
检测一跪三小时
在发射场备战神九任务的某一天 , 随着飞船推进舱安全吊装至总装测试平台 , 航天八院承担的飞船总装与恢复阶段工作即将完成 。 此刻 , 根据任务安排 , 沈蔚松需要进入舱内进行最后的发射前检查工作 。
沈蔚松作为管路总装人员参加了此次任务 。 “为了确保飞船顺利发射 , 飞船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综合测试 , 但是飞船已处于整箭安装完成状态 , 操作空间非常狭小 。 ” 回忆当时那一幕 , 沈蔚松至今如临其境 。 他告诉劳动报采访人员 , 发射前的最后检测是起飞前最后的“保险栓” , 如果检测出现问题 , 那就意味着此次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将重新进入倒计时 , 所有流程将重新从第一步开始进行 。 而这 , 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挽回的社会影响 。
为了这最后的一步 , 沈蔚松在上海的结构热控船上进行演练 。 结构船上的演练过程虽然辛苦 , 但沈蔚松最后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拆装的工艺过程和过程控制方法 。
“操作的时候 , 整个人需要跪在承力截锥的支架上操作 , 一跪就是3个多小时 , 当时我满脑子都在想 , 怎么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最后的检测 , 等操作完成出舱的时候才发现 , 膝盖上是一道道磨出来的血印子 。 ”如今再回想起那些艰难的演练经历 , 沈蔚松却淡然一笑而过 。
带着演练的成果 , 沈蔚松马不停蹄地赶往酒泉发射场 。 到达的那天已是晚上9点多 。 “当时看到大家看着我 , 眼睛里都是期盼 , 虽然因为赶路整个人非常疲惫 , 但是我好像一下子又来了精神头 。 ”他没有休息 , 经过一个晚上通宵达旦的工作 , 完成了发射前的检测 。
第二天 , 检漏、加注一切正常 , 沈蔚松终于松了一口气 。 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这样被他完成了 。 “啃下横在成功前面的‘硬骨头’ , 这就是我们航天人 。 ”他说 。
带出一支“硬核”团队
他十分注重专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 。 沈蔚松先后带徒9名 , 其中(高级)技师3名、型号(副)主任工艺师3名 。
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 沈蔚松还成立了沈蔚松技师工作室 , 团队中包括特级技师1名 , 高级技师、技师各3名 , 高级工5名 , 从而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工种齐全的专业技术攻关人才队伍 。 这个团队 , 又先后啃下了运载火箭伺服机构长度快速测量及调试技术、动力测试过程噪音控制技术等“硬骨头” 。
工匠也需“智慧化”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 , 沈蔚松对工匠精神也有着独到的解读 。 “在我刚工作的时候 , 对工人的要求是要‘苦干’ , 到后来就是‘巧干’ , 将实践的经验慢慢转化到实际操作中去 , 对产品精益求精、小改小革 。 ”
“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新的内涵 , 以前提倡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 现在则是讲究团队工匠精神 , 譬如我们的工作 , 就集合了设计、工艺、操作等全流程 。 ”在他看来 , 在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道路上 , “智慧匠人”大有可为 , 是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智能智造的一支生力军 。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推荐阅读
- 钛媒体APP|B站宣布要上天!拟6月下旬发射,主要用于科普教育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虾扯文史|恭亲王奕?被慈禧压制一辈子,碌碌无为,他的女儿却能把慈禧压住
- 纪纪侃历史|夷陵之战的失败,对刘备是一败再败,他的损失也极大
- 最热文|6岁男童为助好友治癌,让其剪掉他的头发筹款2800英镑
- 新智元|猎鹰载人上天蒙上阴影,突发:马斯克星舰原型机测试过程中爆炸
- 问董秘|他的增减持是否需要预...,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二股东雅华投资是公司的关联股东吗
- 钛媒体APP|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创航天历史,而非偶然,绝非偶然
- 癌症|6岁男童为助好友治癌,让其剪掉他的头发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