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靠28万元援疆资金 姐弟俩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纷至沓来的订单、外地客商慕名上门购货让古丽巴尔汗忙得不亦乐乎 。 这是采访人员5月18日在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阿巴提镇萨德巴尔格手工艺合作社看到的一幕 。
姐弟俩五万元创办手工艺合作社
今年35岁的古丽巴尔汗和28岁的阿买提是塔吉克阿巴提镇人 , 姐弟俩一个人喜欢刺绣、裁缝 , 一个人喜欢绘画、服装设计 。 2016年5月 , 姐弟俩一起合计 , 姐姐出资5万元开办了一个以生产塔吉克民族服饰的手工艺合作社 。
创办伊始 , 工厂里加上俩姐妹也只有4个人 , 全是靠手工生产 , 不但效率低 , 而且生产时间比较长 , 成本自然高 。 恰在这时 , 镇政府刚好有两台闲置的绣花机 , 经镇党委研究后 , 决定把这两台绣花机提供给姐弟俩创业 。
有了机器不会使用也只能是一堆废铁 。 于是 , 阿买提就研究说明书 , 上网查资料 , 到数百公里的喀什市找师傅请教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经过近两个月的苦心钻研和学习 , 阿买提终于弄懂了绣花机的使用 , 并能熟练地操作了 。
“2016年7月15日下午6点左右 , 那个时刻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 我们用绣花机绣出了第一个产品就是塔吉克族女士花帽的冒顶图案 。 机器绣花效率是人工的十几倍 , 不但提高了生产周期 , 也大大节约了成本 。 ”古丽巴尔汗激动地拿出珍藏的图案给采访人员看 。

晶报靠28万元援疆资金 姐弟俩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本文插图

古丽巴尔汗告诉采访人员 , 有了绣花机他们把单一的产品扩大到了几十种 。 采访人员在展示区看到 , 他们制作的产品有塔吉克族新郎、新娘服饰、抱枕、枕套、被褥、靠垫、窗帘、汽车挂饰、儿童服装和生活用品及壁挂等陈设品 , 款式多样 , 色彩丰富 , 琳琅满目 。
28万元援疆资金带动大家致富
采访中 , 从塔县来了一名顾客 , 小伙子准备6月份结婚 , 他挑选了新郎、新娘各一套婚服、一对被套、被褥和一对绣花枕头 , 一共4000多元 。 今天收获了这么大一个订单 , 古丽巴尔汗脸上乐开了花 。
古丽巴尔汗称 , 2017年7月 , 由镇党委牵头利用深圳援疆项目资金28万元为他们购买了两台绣花机 , 扩大了生产规模 , 同时又招收了11名当地贫困家庭的妇女来工厂打工 。 阿买提称 , 自己富了不算富 , 小康路上大家要一起致富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古丽巴尔汗的手工艺合作社一年能生产出3万件产品 , 产值近50万元 , 他们的产品凭借绣花技艺及良好信誉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 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 产品不愁销路 , 小康路上越走越远 。 古丽巴尔汗感言 , 勤劳致富 , “等靠要”可耻 , 这些年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和当地政府以及深圳援疆资金的大力支持 , 她还要不断扩大经营范围 , 让更多的人就业 , 带领身边群众发家致富 , 为助力脱贫攻坚 , 尽一份社会责任 。

晶报靠28万元援疆资金 姐弟俩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本文插图


晶报靠28万元援疆资金 姐弟俩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本文插图

38岁的阿提开姆.阿布来提是临县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7村的村民 , 家里生活困难 , 她在萨德巴尔格手工艺合作社打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 养了全家人 。 她说 , 在合作社不但学了一门手艺 , 而且时间比较灵活 , 还能照顾三个孩子 。
塔吉克阿巴提镇二村村民卡克其克告诉采访人员 , 她一家6口人 , 2018年进入合作社之前是贫困家庭 , 来合作社打工后 , 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 , 有了这些收入彻底改变了家庭的困难 , 同时也很有成就感 。 “绣花让我的家人更加幸福、和谐 , 绣出的是一片美好生活景象 , 绣出的是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温暖 。 ”卡克其克激动地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