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馆日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看·世界遗产)( 二 )


出于安全考虑 , 教堂内外安装了数千平方米高约10米的防护网 , 以保护行人和在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 , 有些危险地带又得到特殊保护 。 圣母院的主拱结构较为复杂 , 火灾后变得非常脆弱 , 为了进行彻底诊断 , 一直同时在进行人工检测和自动监测 , 技术人员定期通过绳索进入其中 , 检查拱顶的安全状况 。 清理残骸的工作主要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完成 , 易碎或已经被损坏的雕塑被移走 , 其他雕塑则在原地保护 。 为了降低飞扶壁倒塌风险 , 已经开展了数个月的加固工作 , 也就是在下面放置木制支撑物来支撑它们 , 28个飞扶壁得到加固 , 这是修复工作正式开始前的重要步骤 。 火灾过后 , 中殿和耳堂有大量木头和石头残骸 , 研究人员运用3D图像制作了一份中殿和耳堂残骸的清单 , 以便确定它们塌陷之前在建筑中的确切位置 , 对拱顶掉落石头的性质和结构进行评估分析 , 从而决定能否继续使用 , 他们的研究工作已经为准确判断圣母院状况以及确定所需修复工作的程度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
谈到巴黎圣母院的修复 , 不得不提及一位重要人物 , 他就是被誉为法国哥特式艺术和建筑创新学者的安德鲁·塔隆博士(Andrew J. Tallon) 。 早在2015年 , 他就使用3D技术收集了巴黎圣母院的大量信息 , 发现了巴黎圣母院当年建造和翻新过程中一些重要线索 , 由此创建了一份详细的数字档案 。 这一珍贵档案或许可以为修复重建巴黎圣母院提供重要依据 ,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也将得到彰显 。
深刻反思 汲取教训
虽然巴黎圣母院火灾原因一直没有公布 , 但主流观点认为是修复工程施工疏漏引起 。 此次火灾再次给世人敲响警钟 , 文物安全不能有丝毫疏忽 , 稍有疏忽 , 后果便不堪设想 。 世界各国的文物建筑中 , 木结构建筑占很大比例 , 火灾隐患更加突出 , 安全防范任务更加艰巨 , 因此需要深刻汲取此次火灾教训 , 全面强化责任意识 , 推动安防、消防设施设备不断升级 , 加强对修复工程施工人员培训和现场安全监管 , 从源头上遏制火灾的发生 。
【世界博物馆日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看·世界遗产)】巴黎圣母院火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 。 由于铅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 巴黎圣母院的屋顶和尖顶在建造时使用了超过300吨的铅 , 这些铅在大火中融化后形成铅尘向周边扩散 , 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 检测发现 , 巴黎圣母院周边已经有儿童血液中含铅量超标 。 为深度清理铅污染 , 巴黎市政府使用高压喷洒的方式 , 向巴黎圣母院附近区域土壤中施放能去污的表面活性剂和胶粘剂 , 巴黎圣母院的施工也因此暂时停止 。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火灾的危害 , 以及预防火灾发生的重要性 。
链接: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 , 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 , 这为文物安全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 。 中国国家文物局于2019年4月16日晚通报了2019年以来发生的6起文物火灾事故 。 通报要求各地落实安全责任 , 强化消防措施 , 并在近期要开展一次文物消防设施设备检测评估 , 更换提升老旧、破损设施设备 , 确保使用效能 。
通报明确 , 各地文物、博物馆单位发生火灾事故的 , 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上报 , 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教训不汲取不放过的要求 ,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火灾事故 。 瞒报、谎报、迟报火灾事故 , 或在文物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 , 要依法依纪严肃追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