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瑜|德日抱团 工业4.0解决老龄化


近期 , 德国工程院发表的讨论报告《振兴人机交互促进社会进步》 , 从德国和日本人口老年化和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国情出发 , 探讨通过振兴人机交互来从根本上缓解 , 并进一步解决工业生产人力资源日趋老化、后备不足的社会问题 。 该报告认为人机交互的许多新的方法和解决方案 , 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
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之所以德国和日本会在人机交互的学术和应用领域展开合作 , 源于这两个制造强国正面临着相同的社会挑战:日益老化的劳动力队伍、日益短缺的熟练工人、日益老化的机械设备和基础架构 。 要消减这些潜在的问题 , 保持高水平的生产率和竞争能力 , 必须充分地利用诸如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 , 进行数字化转型 。 这里人与机器的协同或交互起着重要的作用 。 而这些技术的实现、运用和推广也同样会对社会的发展或改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 在制造工业中人机交互将主要执行日常的认知工作 , 但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 必须为创建一个全新的以人为本的人机交互模型提供良好的条件 。 不过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所产生的差异 , 对不同的国家来说 , 这个模型不可能完全一致 , 比较不同国家的异同点 , 可以有助于双方合作开展研究 , 取长补短 。
该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 即未来制造操作和工作场所的发展、员工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制造工业的基层组织在发展组织架构和制造流程中对人机交互的运用 。 在研究中注重正在开发和实施的案例 , 通过案例来尽可能抽象人机交互的新的发展范式 。
人机交互的现状
制造操作和工作场所如何借助于人机交互的新概念和新技术来发展 , 首先应该了解制造操作和工作场所目前人机交互的现状 。 日本把制造工业的从业劳动力分为三类:基本技工、高级技工和专业技工 。 这些技工的工作对象也大致分为三类:传统装置、智能装置和机器人 。
(1)传统装置配备一定的人机交互手段 , 具有必不可少但有限的参数显示和操作手段 , 如按钮、开关、选择开关等 。
(2)智能装置配备先进的人机交互手段 , 固定的虚拟化分布式的智能人机界面能提供基本的屏幕显示和操作 , 此外 , 由于低成本传感器 , 以及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 再加上已开始实际应用的边缘计算和分析的部署 , 使人机界面具备了一定的就地判断甚至决策的功能 。 可移动平板电脑的使用大大加强了专业服务和支持的能力 , 今后如果还开发应用可穿戴和可学习的人机交互设备 , 那么机器和操作技工如何分配需要承担的问题、如何交互 , 都必须从系统和顶层设计的层面来解决 。
(3)机器人与技工的交互 , 特别是可以与人互动的协作机器人 , 同样也必须从系统和顶层设计的层面来解决 。 该报告并没有涉及新型人机交互技术方法的细节 , 而是偏重于从系统和顶层设计的层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
同样 , 在未来的工作场所中一定会出现多样化的装置和工作 , 需要围绕制造工艺流程来组织和调度安排 , 必须借助于工段级和车间级的人机交互手段 。
日立消除空间壁垒
图1由日立提供 , 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机的交互正在从人对机器的操作和机器对人的支持转向人与机、机与机、人与人之间的多重空间的相互辅助 。 在这里 , 所谓的多重空间可理解为由人机交互的4个实体(人、机、材料、方法)所构成 。 面临如此巨大的转变 , 对于各类技工和制造系统工程师的培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
彭瑜|德日抱团 工业4.0解决老龄化
本文插图

图1:人机交互的模型(过去、现在和将来)
在如何克服多重空间壁垒的研究中 , 日立提出分三步走的方法 , 见图2 。 第一步 , 对人机交互的技能进行数字化 , 并对每一个交互建立自行调解 , 达到对技能的测度 。 在制造工业中人机交互存在着4个实体 , 对这4个实体的行为进行交叉分析 , 可以提取出人机交互的关键提示或诀窍 。 第二步 , 通过调解可产生人机交互适当的策略 , 经优化消除性能上的不足 。 例如 , 调解可推进为完成一个任务所建立人与机的优化组织计划、合适的机对人的支持清单 , 以及合适的人对机的操作策略 。 第三步 , 为了达到人机交互的持续提升 , 必须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机提供相互辅助 , 开发技能的多重空间 , 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 即通过调解加以激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