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历連属系列:【春分年首08】2020年05月19日

顏廷鈞:历法改革论文《天相历方案》(連属系列八十集之八)----【春分年首08】上集【世纪年代07】:介绍“世纪与年代的划分算法和排序称谓--------第二章第一节4.天相历年首选定春分日的原因大家知道 , 农作物生長蕃縯周期时间和农夫们农事活动循环规律与太阳南北往复现象有关 , 太阳南北往复现象就是太阳在天空中南北视运动反映在天球上称谓的“太阳黄道运动”(在本历中 , “太阳黄道运动”也称为“太阳南北运动”) 。 太阳黄道运动一周長度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 , 现行公历每年的365个或366个日历天数 , 就是由回归年的長度安排出來的 。 按理 , 因为每年365个或366个整天数本是农作物一次生長蕃縯的循环过程时间和农夫们重复农事活动的循环周期 , 所以每年的年首应该与太阳黄道农时有关 , 并且年首还应该能够象征植物从种籽到种籽初始蕃縯寓意 。现在來看看公历年首 , 公历原意以太阳距离地球的近地点(或者说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运动的近日点)这天为每年的年首 。 如此年首不能体现太阳黄道运动明显特征天相部位 , 因为近地点(或者说近日点)与近点年有关 , 而日历年的基本周期不是以近点年的时间長度制订的 , 所以每年日历上的年首不能与近点年扯上关系(按照天文理论 , “近点年”应该改称为“地球近日点周期”) , 可看出这不是合理的年首安排 。 另一方面 , 由于公历日历采用“置闰法”调解天时 , 导致年首在黄道位置上存有三个天数的日期游移 , 即每年的1月1日虽然当时规定在冬至日后的第十天上 , 但是有时却在第九天上 , 还有时在第十一天上 。 这说明公历采用“置闰法”导致每年天数与日历天时比较 , 有时不是多出一个天数(365天+1天)就是缺少一个天数(366天-1天) 。 “日历天时”指太阳每年绕行黄道一圈的整天数 , 即太阳在黄道上連续通过的两个春分日间的天数(包括一个“春分日”) 。 公历如此前后移位形式的年首不能在太阳黄道上固定经度位置 , 显然这又是公历年首不妥当的地方 。我國传统夏历岁首(正月初一)在体现太阳黄道固定经度位置方面更加糟糕 , 每天月相序号纪日不但不是与太阳黄道运动有关的农时日期 , 而且月相岁首每年在大寒第二天至雨水第二天之间进行三十多天幅度的农时日期游移 。 夏历这样的月相岁首对于农夫种田來说 , 根本沒有指导农事安排参考价值 。在如何选择年首问题上 , 本人认为 , 确立年首不应该以狭隘地区、独特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宠 , 世界通用的共同年首 , 必须公平于南北两个半球 , 才能堪称世界通用 。 在我國人们传统文化观念上 , 太阳黄道运动上的立春在夏历堪称二十四节气之首 , 在人们传统日历生活习惯中占有重要席位 , “立春”是春天开始的意思 , 近代人们把“立春日”这天做为民俗节日來称为“春节”(其实 , “立春”被称为“春节”是错误的 , 因为“春节”按照天文理论本是“春分”的原始称谓 。 详见本章第九节第8小标题) , 以此表示重视“立春”这一天 。 但是如果说 , 北半球人们把“迎接耕牛遍地犁田、期盼农田播种”之意的“立春日”作为世界通用的年首 , 那么显然不公平于南半球“盼望农田五谷成熟、迎接作物收获”的人们 。 再说 , 我國中塬立春时节还远远不能体现“春”字所含有“种籽生根萌芽”甲骨文本义 。 另一方面 , 在北半球很多國家的人们传统文化观念上 , “立春日”沒有明显特征天相 , 并不值得高度重视 。 应该知道 , 当今毕竟不同于古代 , 未來全球通用年首必须公平于南北两个半球的人们 。本人认为 , 选择未來世界通用的年首应该根据下面三个条件來判断:(1)年首应该具有明显特征天相 。 按照这一条件选择标准 , 在全年的365个日期或366个日期中 , 只有“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夏至日”这四个黄道日可堪称是年首的候选日 。 “春分”指太阳在天球上从南向北通过天球赤道 , 是太阳在天空中从南向北移动穿过地球上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南北平分线的意思 。 春分日这天南北两半球出现明显特征天相是:日出正東方位、日落正西方位;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等長 。 “秋分”指太阳在天球上从北向南通过天球赤道 , 是太阳在天空中从北向南移动穿过地球上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北南平分线的意思 。 秋分日这天南北两半球出现明显特征的天相与春分日有似一样:日出正東方位、日落正西方位;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等長 。 秋分日与春分日不一样的情况是太阳南北视运动的方位变化相反 。 “冬至”指太阳在天球黄道上到达天球最南点 , 是太阳在天空中从北向南移动到达地球上南回归线的意思 。 在北半球人们看來 , 冬至日这天日影最長 , 是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長的一天;而在南半球人们看來 , 冬至日这天日影最短 , 是白昼时间最長、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 。 “夏至”指太阳在天球黄道上到达天球最北点 , 是太阳在天空中从南向北移动到达地球上北回归线的意思 。 在北半球人们看來 , 夏至日这天日影最短 , 是白昼时间最長、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而在南半球人们看來 , 夏至日这天日影最長 , 是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長的一天 。由于冬至日和夏至日这两天南北两半球的特征天相互为相反 , 若把北半球含有“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由低开始变高 , 白昼时间由短开始渐長”之意的冬至日作为年首 , 显然对南半球人们不公平;若把南半球含有“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由低开始变高 , 白昼时间由短开始渐長”之意的夏至日作为年首 , 则又不公平于北半球的人们 。 然而 , 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与此就不同了 , 如果把春分日或秋分日作为年首 , 其特征天相都公平于南北两个半球的人们 。 鉴于全世界的大多数人们都居住在北半球 , 而且南北两半球人们都习惯把春分点作为太阳黄道运动的圆周0度 , 所以未來世界通用日历的每年年首 , 选择春分日就是很自然的了 。(2)年首应该符合“日历始点天相”原则要求 。 我國古人根据太阳、地球和月球三个天体运动规律制订历法方案时 , 总是必须求寻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达最南端出现的“太阳、月球与地球南回归线成一相直线”三个天体在天球上同一角度同时起步形式的特殊天相做为“上元始点天相”(指一部历法方案的日历编制起算点) , 由上元始点天相去推算日历编制(关于“上元始点天相” , 详见本章第五节说明) 。 现代人制历与古代不同 , 使用精密天文观测仪器测算天文数据 , 制订历法无需再去求寻上元始点天相 , 也不必再由上元始点天相去推算日历编制了 。按照“日历始点天相”制历原则 , 近代人们把地球运动出现的“太阳、地球中心与观测点所处地球经线成一相直线”(即半夜点的00点00分00秒时刻)规定为“每天的起始点”(见本章第三节图二) , 这种天相可称为半夜始点天相 。 未來新历如果把有似“半夜始点天相”的太阳从南向北运行通过春分点这天的“春分日”规定做为每个日历年的年首 , 那么显然符合于“日历始点天相”制历原则要求 。 因为春分日这天存在“太阳、地球赤道与地球中心成一相直线”三点相直春分天相 , 而且这种三点相直春分天相的瞬间 , 还是回归年的起算点 。 因而从年首应该符合“日历始点天相”分析 , 春分日作为年首绝对当之无愧 。图01天相历每年年首天相(三点相直春分天相)示意图(3)年首应该含有人们期盼物候时节寓意 。 大家知道 , 長度段的中间是整体的重要部位 , 用手去拿木棒的中间也最省力 。 春分在黄道上的春等分長度段的中间部位 , 最能代表春天物候景象 , 完全相符于“种籽生根萌芽”春字的甲骨文本义 。 俗语说 , “单花独放不是春 , 万紫千红才称春” , 只有当太阳运行到了春等段的中间时节 , 才能恰如其分代表北半球的“春天物候” 。 当大地气温回暖 , 草木初始蕃縯 , 耕牛遍地犁田所呈现出的万象更新景象时 , 正值在春分时节 。 人们常说的“大地回春”和“一年之计在于春” , 也是指春分时节而说的 。 况且在我國传统历法中 , 太阳在黄道上运行所通过立春点至立夏点之间的春天时段 , 就是指春分天相所呈现的势力范围 , 立春和立夏两个节气也明显是为春分天相而设立的 。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 , 在我國中塬华夏 , 人们还有冬天数九习俗 , 数九的寓意是“一天一天地计算度过寒冷气温天数 , 期盼温暖气候时节”的意思 。 当人们把数九数到“九九加一九”时 , 正值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的春分日这天上 , 也正是农夫们所期盼的“耕牛遍地走”(即耕牛遍地犁田)春天物候景象 。 因为数九已经在“九九加一九”的最后一天数來了春分 , 盼到了“耕牛遍地犁田”(即耕牛遍地走)春天物候景象 , 也就是意味着看到了下岁美好生活希望 , 所以春分日的下一天人们也就不再进行“加二九、加三九”继续数九了(关于“数九”习俗 , 详见本章第九节说明) 。 由此可见 , 春分日最能代表“耕牛遍地犁田”春天物候景象 , 因而人们在全年天数生活中 , 可以说春分日是最值得期盼的日期 。 再说 , 只有出现“耕牛遍地犁田”春天物候景象 , 才能体现“农田作物播种” , 才能堪称“植物生長起始” , 才能象征“全年时间起始” 。 所以 , 把北半球人们期盼“耕牛遍地犁田”物候时节的春分日 , 或者说把南半球人们盼望“农田五谷丰登”物候景象的春分日 , 选择规定做为未來世界通用历法的每年年首 , 显然理所当然 , 无可置疑 。春分日做为年首 , 世界历史上也曾有过 , 欧洲古代罗马人的历法 , 就是以春分日做为全年天数的第一天 , 为每年岁首的 。--------下集【十二纪月09】:介绍“天相历纪月循环形式”和“每月三旬划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