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今语“三妻四妾”里的妾,在民国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史话今语“三妻四妾”里的妾,在民国时候是个什么光景?】“三妻四妾”一说其实是不正确的 ,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 注意不是一夫多妻 。 妻只有一个 , 妾主要是指男子在正妻以外另纳的女子 , 也称“偏房”、“侧室”、“庶妻” , 民间俗称“小老婆” 。 纳妾不算婚姻 , 妾也不被视作家庭成员 , 享受不到家庭成员所拥有的待遇(冷知识:株连九族的时候也不算在内) 。 这样的制度物化女性 , 极度压迫女性的生存空间 , 确确实实是传统文化的糟粕 。

史话今语“三妻四妾”里的妾,在民国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本文插图

民国小妾
民国时期 , 我们在推翻了封建王朝之后 , 首先做的就是解决各种封建遗留问题 。 在这个解决中 , 关于妾的存在 , 也被囊括其中 。 但事实上 , 即便是民国时期 , 纳妾这种事情也还是屡禁不止 , 甚至可以说 , 在当时民众暧昧的态度之下 , 这个本应该在民国被废除的行为 , 更是愈演愈烈 。 古代男人纳妾有明文规范 , 因地位不同而有所限制;如果要问民国男人最多可以娶多少小老婆?答案是:只要你有条件 , 有钱 , 想娶多少都行 。
民国时的“妾”不叫妾 , 而变成了男人的“家属” , 对外则统一体面地称为“姨太太” 。 要问她们过的怎么样?从现在人的角度看 , 似乎是身着旗袍 , 烫着卷发 , 奢侈迤逦 , 终日里打牌聚会 , 摇曳在历史迷雾中的艳丽女人花 , 但其实认真思考 , 便会看清其被残害被压迫的真相 。

史话今语“三妻四妾”里的妾,在民国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本文插图

姨太太们的奢侈舞会
很多“姨太太”出身贫苦 , 往往是不得已情况下才委身做妾:有的是被军阀抢掠 , 有的是为了能活下去有口饭吃被家里人卖掉 , 有的是被侮的侍女 , 有的是失足妇女赎身 。 军阀杨森的九姨太蔡文娜 , 才貌双全 , 被杨森强纳后曾于1944年写作华西协和大学毕业论文《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 。 论文中描述其他姨太太的生活“无非是像养条猪一般养在家里 , 反正有的是钱” , 并记述了七姨太求学过程中与同学相恋 , 杨森“遂将其召回 , 终于予以枪杀” 。 最后自己也因为和杨森谈判想追求自由恋爱而被沉井 。 有的军阀还把姨太太当做礼物赠送给下属 。 更多的妾室都是长期遭受丈夫的玩弄和打骂 , 为社会所不齿 。

史话今语“三妻四妾”里的妾,在民国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本文插图

受责骂的妾室
不过也有受过先进教育的女学生将做妾当做追求自由恋爱与摆脱包办婚姻的象征 。 如1924年天津《妇女日报》就曾报道某女学生因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 , 而与她所爱的有妇之夫结合 , 甘愿给人做妾 。

史话今语“三妻四妾”里的妾,在民国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本文插图

接受过先进教育的姨太太
真正将这个纳妾制度铲除的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 。 1928年 , 中共六大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中明确提到反对多妻制 ,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运动的高度重视 。 但由于当时我党尚未掌握政权 , 这个主张只是作为一个原则 , 没有得到推行 。 1931年 , 苏维埃政权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婚姻条例》 , 明确禁止一夫多妻 。 但是也有人钻空子狡辩说 , 我只明媒正娶了一个妻子 , 另外的是妾 , 不是妻 。 针对这一情况 , 1939年陕甘守边区政府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婚姻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 , 实行一夫一妻制 , 禁止纳妾 。 但即使法律早早就做出了明确规定 , 真正使纳妾行为消失 , 真正实现妇女解放 , 也是新中国成立许久之后的事了 。
历史长河非一日谱写而成 , 思想上的顽疾更非一日可以根除 , 纳妾制度和人们对纳妾的态度也是如此 , 即使是在推陈出新的民国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当时人的思想看法、行为举止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 。 对于旧社会的中国女性来说 , 成为小妾其实就是一场噩梦 。 对这些要么出身穷苦 , 要么下场凄惨的姨太太们来说 , 她们无力去改变社会 , 也很少有人能改变自己的遭遇 , 所以只能默默承受 , 最终泯灭在褪色的时光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