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史皇 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三国中“刘封之死”( 三 )


六、在罗贯中笔下 , 刘封是一位不起眼的、战功平平又心胸狭窄的青年
此后在惊心动魂的赤壁大战中 , 不曾看到刘封的战绩 , 大约因他还幼小的缘故 。 取西川为刘备立国的一大关目 , 刘封在还攻葭萌关时 , 与关平活捉杨怀、高沛 , 算是初露头角 。 到了攻取东川战役 , 刘封作为一位青年将领 , 本来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 但在攻打阳平关的战绩中竟是一胜一负 。 他追杀曹操和迎战徐晃 , 还表现得有勇有谋;一遇到曹操的黄须儿曹彰 , 只交手三合便败下阵来 , 惶恐得无颜见义父 , 听说孟达打了胜仗又深恨结仇 。
在罗贯中笔下 , 他是一位不起眼的、战功平平又心胸狭窄的青年 , 这样的人又杀之何惜?小说作者大大改变了刘封的历史原型 , 把这个战功卓著的刘封改制成为军事才能平庸和性格自私的刘封 。 这也为他后来驻兵上庸不救关羽 , 在情节上作了较为合理的过渡 。
擒史皇 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三国中“刘封之死”
文章图片
刘封探知关羽兵败困守麦城 , 对此并非漠然置之 , 关羽部将廖化前来求救之初 , 他也没有断然拒绝 , 而是表现出游移不定的态度 。 “奈关公是吾叔父 , 安忍坐视不救乎” , 仍然是他考虑的中心问题;只因孟达的恶意挑拔:说关羽反对刘封继嗣 , 一下子勾起了刘封的旧怨新仇 , 才促使他最后下决心不发兵救援关羽 。 正是这种狭隘自私的决断 , 最终将刘封推上了断头台 。
以忠义为旗帜的刘备 , 将刘封不救援关羽看作“罪不容诛”的不义行为 。 他与诸葛亮商定了一条“二虎相并”的计谋 , 以绝刘封、孟达“两害” , 但刘封、孟达对刘备和西蜀政权的态度却判若云霄 。 孟达毫不犹豫地叛蜀投魏 , 得以赐爵封侯;刘封断然拒绝了孟达投魏的建议 , 深悔孟达“误吾叔侄之义 , 又间吾父子之亲” , 使自己成了不忠不义的逆子 。
可惜这姗姗来迟的悔悟未被刘备鉴察 , 再加上诸葛亮关于继嗣之争的深谋远虑触及了刘备的隐衷 , 遂在刘封战败逃回成都后将他处死 。 刘封继嗣问题在孟达和诸葛亮口中两次提出 , 只不过是决定处死刘封的一种催化剂 , 罗贯中将它纳入忠义的范畴内加以处理 , 使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更为完整统一 。
擒史皇 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三国中“刘封之死”
文章图片
七、如何评价“刘封之死”
刘封之死 。 在文学和历史上 , 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 对此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在我看来 , 历史叙述重在秉笔直书 , 文学描写重在表现美学价值 。 在历史上 , 作为政治家的刘备和诸葛亮 , 为防止因继嗣制之争而引起政治动乱 , 以果断的政治手腕处死刘封 , 有利于西蜀政权的安定团结 。 不过刘封却罪不当死 , 而他的死也表现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的残忍和冷酷 。
在小说中 , 作为忠义的化身的刘备和诸葛亮 , 为了捍卫自己的忠义事业 , 对于不忠义的刘封当然要严加惩处 , 这才符合罗贯中那个时代人们崇尚忠义的社会理想 。 所以不能用历史去指责文学作品 , 也不能用文学作品去代替历史 , 还是让它们在人类文化史上长期共存互相映照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