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心理学心理防御机制的四个层次 | 心理咨询( 二 )

【星座心理学心理防御机制的四个层次 | 心理咨询】6、疑病(hypochondriasis)——由生离死别(bereavement)、孤独或未被接受的攻击性冲动所产生的对别人的谴责 , 首先转变成自责 , 然后是诉说疼痛、躯体疾病和神经衰弱 。
疑病是把别人的特点内射(introjection)到自己体内 , 并且因此引起了似乎可信的“疾病” 。 与认同不一样 , 疑病性内射会产生苦恼和不愉快 。 疑病性内射是“与自我不相容的” 。 这种防御机制允许应用者以他自己的痛苦或不舒服心情去斥责他人 , 而不会直接向他们提出要求 , 也不会为了别人忽视他的愿望(往往是未曾表达的)而诉苦 。 不包括哮喘、溃疡病或高血压 。 这些即不适应 , 也不是防御 。 它也不像癔症性转换症状 , 疑病的感情态度正好与之相反 , 不是泰然自若 , 莫不关心(Iabelleindifference).
7、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Behavior)——应用者会间接地(通过被动性)或直接地把应该针对别人的攻击性 , 表达在自己身上 。
它包括那些会影响别人甚至自己的失败、拖延或疾病(至少初起时) 。 它包括为了获得注意而从事愚蠢的或挑衅性的行为 , 或者为了避免处于竞争地位而一回小丑 。 那些已形成施虐被虐关系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既有被动攻击又有疑病性防御 。
8、发泄(ActingOut)(旧译:潜意识释放)——让一种潜意识的愿望或冲动直接表现出来 , 以使自己免得意识到所伴有的感情 。
它包括为了避免意识到自己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违纪性或冲动性动作和“发脾气”(tempertantrum).它也包括为了减轻紧张心情(即主观性焦虑或抑郁)而长期滥用药物、失败、形变态或自伤 。 发泄也涉及以下这种状况:为了避免产生因本能推迟表达所导致的紧张心情 , 于是长期来听任自己冲动发泄 。
第3层——“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
(“Neurotic”Defense)
这些机制常见于3岁至90岁的“健康”人、神经症和正在对付急性应激的时候的个体 。 对于应用者说来 , 这些机制能够改变个人的感受或本能的表达 。 在旁观者看来 , 它们是个人的借口或“神经症的苦衷” 。 它们往往能在传统的、短程心理治疗性解释之后 , 作出戏剧化的改变 。
9、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用一些从感情上看来较不强烈的说法来思考本能性的愿望 , 而且不付之于实际行动 。 观念留在意识之中 , 而感情却已告消失 。
理智化包括以下机制:分隔(isol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no)、仪式性(ritual)、抵消(undoing)、补偿(restitution)、魔术性思维(magicalthinking) 。 这些机制之间虽然互相有些区别 , 但它们往往成群出现 。 理智化包括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亲热的感情而对非生物给予太多的注意 , 或者为了免得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注意外界现实 , 或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 。 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包括在内 , 虽然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内心置换 。
10、压抑(Repression)——表面上看起来是显得莫明其妙的天真行为 , 口误笔误 , 或者不能承认某一感官所输入的信息 。 可以说这是:感情留在意识之中 , 而观念却被忽视了 。
压抑所造成的“遗忘”是很特别的 , 往往有高度象征性的行为可以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 。 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 , 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 , 而不只是推延 。 与否认不同 , 它只是让人们不能在意识中感知到自己的本能和感情 , 而不是否定人们对于外界事件的认识和反应 。 如果有一个正在哭泣而却忘了为谁哭泣 , 这就可能是压抑;如果他否认自己流过眼泪 , 或者坚持认为所哀悼的人实际上还活着 , 那就可能是否认 。
11、置换(Displacement)——把自己的感情改为指向一个较少关心的(较少情感贯注的)客体(对象) , 而不是针对能引起这种感情的人或情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