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补齐基建短板,西部加速联通世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补齐基建短板 , 西部加速联通世界
在黔东南境内修高速公路 , 每公里费用平均超过1亿元 , 比平原地区高出一倍还多 。
地形地貌“拉高”成本 , 经济发展水平却又相对滞后 , 这实际上正是西部地区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面临困难的“缩影”之一 。
补基建短板 , 正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之一 。 过去20年 , 打通“大动脉”、加密“毛细血管” , 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 对加强东西部互联互通、拉近区域发展差距的作用有目共睹 。
交通补齐基建短板,西部加速联通世界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交通补齐基建短板,西部加速联通世界】不过 , “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 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 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 5月17日晚 , 中央超万字指导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出炉 。
“西部大开发的20年时间内 , 第一个十年主要打基础 , 第二阶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 ”正如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此前所说 , 第三个阶段除了延续内生动力培育之外 , 还面临一个新主题——西部作为中国内陆腹地 , 如何通过开放来促进发展 , 并成为中国向西向南的开放前沿 。
西部大开发第三个十年 , 基建短板该如何进一步补齐?我国又将如何架起西部通向世界的通道 , 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通“血管”
在一些贫困地区 , 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 , 或许就能给当地人打开一扇脱困致富的大门 。 在西部许多地方 , 交通不便仍是经济发展绕不开的问题 。
一方面 , 交通不便 , 种再好的东西运不出来 , 也不能发家致富;另一方面 , 交通也是限制将富集的旅游资源优势 , 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最大瓶颈 。 有很好的景色 , 但交通不便游客进不去 , 照样没有欣赏的人 。
西部尤其是农村地区 ,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资金” 。 数据显示 , “十三五”期间 , 交通扶贫建设总投资规模预计达1.8万亿元 。
巨大的投资规模下 , 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
看遍“千山万水”的贵州 , 曾经是发展交通的老大难 。 但随着交通“毛细血管”疏通 , 综合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 当地对外交流合作 , 正日益密切 。 2018年 , 贵州公布的外省车流量为6272万车次 , 比2015年增长1倍多;外省货车流量1768万车次 , 增长75% 。
交通补齐基建短板,西部加速联通世界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摄图网
车流的成效也体现在钱袋子上 。 2018年 , 贵州全年旅游总人数9.69亿人次 , 比上年增长30.2%;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 , 增长33.1% 。
曾经“蜀道难”的四川 , 也是典型的内陆山地省份 。 多达42.5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 , 占到全省面积近九成 。 近年来 , 在打通贫困地区交通“最后一公里”上 , 四川也下了不少功夫 。
去年5月 , 《四川山地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显示 , 当地规划山地轨道交通线路多达23条线 。 到2025年 , 将有望建成3条具有代表性的山地轨道交通线路 。
时间过去不到一年 , 今年3月 , 四川省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 。 作为四川省首个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 , 其规划客流正是有的放矢:主要为两部分 , 一部分是经济据点居民出行 , 另一部分就是旅游资源带来的旅客客流 。
频频动作突显出西部地区打通扶贫通道的迫切 。 未来 , 以交通“血管”为西部贫困地区输血 , 有望迎来更多支持 。
《意见》已明确 , “注重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协同发展 , 继续开好多站点、低票价的‘慢火车’ 。 打通断头路、瓶颈路 , 加强出海、扶贫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