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深莞惠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放眼全球 , 每个超级都市背后都“自带一个圈” , 像涟漪一样向外扩散 , 东京、纽约、伦敦、巴黎 , 无不如此 。 在广东这个GDP突破10万亿元大关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 五大都市圈悄然浮出水面 。
近日 ,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 , 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 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 以都市圈为引领 , 中心城市与周边城乡同城化发展的大潮奔涌 , 深圳都市圈呼之欲出 。
从深莞惠经济圈 , 到“3+2” , 再到深圳都市圈……10多年来 , 深莞惠合作虽面临行政壁垒等难啃的“硬骨头” , 但产业协作、经济融合并未停滞 , 近年来更是加快赣深高铁等跨区域交通建设 。
进入都市圈时代 , “大深圳”是否会像大东京、大纽约等都市圈一样逐步实现同城、融城?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近三成和四成 , 深圳都市圈能否重塑湾区经济版图?地处深圳都市圈几何中心 , 惠州这座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岭东雄郡、千年古城 , 如何抢抓当前的历史性机遇?
●南方日报采访人员周欢
经济圈升级
深莞惠河汕有望实现1+4>5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 在这个特殊节点 , 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会发现 , 这也是深莞惠河汕“分分合合”的过程 。 这五座城市曾经同属惠阳地区 , 由于毗邻香港 ,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风暴眼” 。
41年前 , 惠阳地区的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 从此宣告深圳建市 。 次年 , 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 此后的1988年 , 惠阳地区撤销 , 分出惠州、东莞、河源、汕尾4个地级市 。
五城“分家”后 , 虽然命运各有不同 , 但经济上的联系并没有中断 。 相反 ,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 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
2009年初 ,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正式发布 , 深莞惠一体化(深莞惠经济圈)随后开启 。 2014年 , 深莞惠经济圈正式扩容 , 汕尾、河源“归位” , 进入“3+2”模式 。 这也是区划调整30多年后 , 原惠阳地区所辖的五城再集结 。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10多年来 , 深莞惠经济圈的产业分工合作不断深化、行政壁垒逐渐削弱 。 但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难题 , 需要省级层面统筹推动并做好顶层设计 。
惠州市政协常委、惠州学院教授、惠州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瑞卿认为 , 相比广佛同城、深莞合作 , 深惠合作的步伐偏慢 , 除了企业以及产业互动 , 还需要政府层面去对接、推动 。
此次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制定深圳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 预示着深莞惠河汕协同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 。
去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指导意见提出目标 , 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 。 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 , 深莞惠河汕的合作也谋求新突破 , 希望实现“1+4>5”的效果 。
“深圳被中央委以重任 , 将实现更强劲的发展 , 外溢也将更加强大 。 深圳也有更大的责任和能力 , 辐射带动东莞、惠州、河源、汕尾等地发展 。 ”陈鸿宇认为 , 从区域合作到一体化 , 再到同城化 , 是不断升级的过程 。 都市圈本质上是要不断谋求融合发展 ,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一体化、同城化 。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 , 在我国 , 长期以来的行政壁垒决定了区域合作的难度 。 都市圈建设就是要避免画地为牢 , 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 , 理顺财税分配、激励等机制 。 “深莞惠产业配套好、交通发达、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 , 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建设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
“最强舰队”进击
深圳都市圈下一盘同城化大棋
打开深莞惠的经济图谱可发现 , 产业联动的案例比比皆是 。
【南方日报深莞惠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以明星企业华为为例 , 其总部在深圳 , 手机终端基地在东莞 , 电池、天线、屏幕等领域的供应商在惠州 。 知名车企比亚迪的总部在深圳 , 比亚迪电子、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则设在惠州大亚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