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国黄山古建筑罗东舒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黄山古建筑罗东舒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徽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 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呈坎古名龙溪 , 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 , 位于黄山东南麓 , 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 ,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部分 , 地处青山翠竹之中 , 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 。 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 , 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 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
呈坎作为罗氏家族的聚居之地 ,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呈坎罗氏 , 枝繁叶茂 , 人才辈出 , 成为歙县“八大家”之一(据罗氏族谱载 , 歙县“八大家”为槐塘程、呈坎罗、棠樾鲍、长林郑、山前汪、溪南吴、岩镇吕和叶有曹) 。 呈坎现有居民700余户 , 人口近3000人 , 其中75%仍为罗姓 。 呈坎古村至今仍保持了村落形态的完整性 , 其所保存的罗东舒祠和长春社屋在皖南古村落中具有唯一性 。
古建中国黄山古建筑罗东舒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本文插图

今天我们要来说的便是罗东舒祠 , 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 , 位于呈坎村内 , 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 , 占地面积达3300平方米 。 罗东舒祠是罗氏族人为供奉其先祖罗东舒先生而建造 , 罗东舒 , 是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 。 罗东舒幼年时期就聪颖过人 , 成年后 , 淡泊名利 , 隐居乡间 , 以耕作读书为乐 。 他积德行善 , 以仁义之心待人 , 赢得了“黄鲁直之才”和“欧阳永叔之贤“的美誉 , 当时的学者也都尊敬地称他为东舒先生 。 对这样一位备受人们爱戴的先祖 , 罗氏族人更是敬重有加 。 据说对他的祭祀仿照曲阜孔庙的礼仪 , 这在徽州祠堂中是不多见的 。
罗东舒祠是黄山罗氏其中一支的祠堂 , 属于宗族祠堂的一类 。 祠堂规模宏大 , 营造精细 , 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 , 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 , 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 罗东舒祠创建于明代嘉靖初年 , 嘉靖十九年(1542年) , 后寝大殿快要完工时 , 工程被迫停工 。 明万历壬子年(1617年)开始重建 , 并在后寝之上加盖了一层楼阁 。 扩建时后寝大殿增加宝纶阁 , 其木构架全部直接安装在寝殿檩条之上 。
20世纪60年代 , 文物部门在对罗东舒祠作鉴定时 , 看到后寝大殿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彩绘和精美的木雕 , 极具文物价值 , 就把后寝大殿单独上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工作人员在登记时 , 认为宝纶阁的名称指的是包括大殿和楼阁上下两层的整个建筑 , 于是省保名单的目录上就阴差阳错地出现了宝纶阁 。 直到1996年 , 国务院在公布第四批国保单位时更名罗东舒祠 。 1981年9月 , 安微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96年11月 , 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中国黄山古建筑罗东舒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本文插图

罗东舒祠坐西朝东 , 包括照壁、棂星门、前天井、左右两座碑亭、仪门、两庑、拜台、厅堂、后天井、后寝以及南侧的女祠和北侧的厨房、杂院等部分组成 , 共四进四院 , 依轴线对称分布米 。 照壁在祠堂的最前面 , 是一面呈弯弓弧形的砖墙 , 它的后面是棂星门 。 棂星门由6柱5间的石牌楼组成 , 每根石柱的顶部都雕有怪兽“朝天吼” 。 棂星门与南北两面留有洞门(这两扇洞门是村民们进出村庄的必经之路)的围墙构成了“东舒祠”的第一进院落 。
棂星门的后面是由7个开间构成的仪门 , 正门左右次间各置边门 , 两旁有抱鼓石一对 。 正门上方高悬“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的匾额 。 梢间和尽间为统间 , 名曰“厅事” , “以备聚餐待馂之所” 。 仪门也是族人进出东舒祠的第二道门 , 它与棂星门之间就构成了“东舒祠”的第二道院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