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意“无为”和“独断”——韩昭侯和申不害以“术”为主的政治改革( 二 )


路之意“无为”和“独断”——韩昭侯和申不害以“术”为主的政治改革
文章图片
第三、巧于用人 , 亦是“无为”之术不可缺乏的内容 。
申不害教韩昭侯不要与臣争事 , 不能事事过问 , 而要掌握用人之道 , 具体事都让臣子去干 , 君主只管用赏与罚驱使、监督就行 。 《吕氏春秋?任数》记载:
“因者 , 君术也 , 为者 , 臣道也 。 为则扰矣 , 因则静矣 。 ”
君主要以静制动 , 稳居中心 , 指挥臣子围着君主转 。
“无为”的诀窍如此 , 怎样才能“独断”呢?
所谓“独断” , 就是国事、天下事要由君主一人说了算 。
“无为”只是君主工作的一种过程 , 并非事情的终结 , 需要见分晓时 , 君主必须独揽一切决断一切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申不害强调:
“独视者谓明 , 独听者谓聪 , 能独断者故可为天下王 。 ”
将君主能否“独断”看作能否成就王业的重要条件 , 主张君主在决断时 , 完全可以忽略天下人的意愿 , 也无须考虑臣子的建议 , 要敢于凭自己的主见下决心 。 英明的君主一句话、一个主意就可运转乾坤 , 决定大局 。 “无为”是为“独断”服务的,“独断”既是行“术”的手段 , 也是行“术”的目的 。 一句话 , “独断”就是要由君主进行专制独裁统治 。
保证君主专制独裁统治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严格控制舆论 。
《韩非子?难三》记载申不害主张:
“治不逾官 , 虽知不言” ,
要求百官除了做好分内之事 , 对任何事情都应保持沉默 , 即使看出利害得失也不许发言 。 下级对上级 , 群臣对君主 , 只能服从 , 必须服从 。 造成一种没有言论自由的专制空气 。 如果有人胆敢对君主的“独断”表示不满 , 私下议论朝政 , 立刻就会被君主在“无为”掩护下暗中布置的侦探盯住 , 最终落入朝廷事先张好的“天地之网”中 。
路之意“无为”和“独断”——韩昭侯和申不害以“术”为主的政治改革
文章图片
韩昭侯原本老谋深算 , 爱耍小聪明 , 经申不害一点拨 , 在玩弄权术上更加炉火纯青 。 他常使用一些出其不意的手段考验、制服群臣 。 《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有一次 , 他利用群臣聚集朝堂议事之机 , 忽然
“握爪伴亡一爪(指甲套饰) , 求之甚急 , 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 , 昭侯因此察左右之诚不 。 ”
又例如一年春夏之交 , 他派使者骑马到地方上察巡 , 使者回报时 , 他仔细盘问路上看到了什么?使者说没有什么意外情况 , 只不过南门外有小黄牛吃田里的青苗 。 昭侯如获至宝 , 立即吩咐使者绝对不许把刚才谈话内容泄露出去 , 然后煞有介事地下了一道命令:
“当苗时 , 禁牛马入人田中 , 固有令 , 而吏不为事牛马甚多入人田中 , 亟举其数上之 , 不得 , 将重其罪!”
说是政府早就有规定 , 禁止在禾苗生长期放牛马入田中 , 可官吏对此不经心 , 现在牛马入田中吃青苗的现象很严重 , 各地方官要赶快查清情况 , 全数报上来 , 如有遗漏,将重治其罪 。 各地方官立马进行调查上报 , 但未提到使者所见的情况 。 韩昭侯便说 , “未尽也” , 要求地方官继续调查 , 直至发现南门外有小黄牛吃青苗一事才罢休 。 这使臣子感到韩昭侯有洞察一切的本领 , 全都战战兢兢不敢胡作非为了 。
在强调用“术”的同时 , 申不害也提倡法制 。
申不害认为君主治国 , 应该明法审令 。 《申子·大体》记载他指出:
“君必有明法正义 , 若悬权衡以正轻重 , 所以一群臣也 。 ”
国君手中必须有法 , 就像有了秤才能量物之轻重一样 , 有了法 , 才有据以约束群臣的统标准 。 君主的尊严靠法令来保证 , 法令不行就是无视君上的权威 , 所以明智的君主必须谨慎于法 。 而且 , 还应该不凭个人感情和好恶代替法 。 在进行赏赐和选拔 , 任命官吏时 , 都应依法而行 , 按照“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的原则办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