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记福民族英雄邹沨将军,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的邹氏祖先!



邹记福民族英雄邹沨将军,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的邹氏祖先!
本文插图

邹沨 , 字凤叔 , 号瀑泉 , 世居平江 。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的战斗以邹沨将军于广东海丰五坡岭自刎而告终 。
邹沨是邹氏有名的先祖之一 , 在《宋史》、《平江县志》、《江西通志》和《海丰县志·军事志》》等地方志上均被名登史册 , 有许多地方还建造文庙以作祭祀 , 其忠义之举、报国之志受世人所尊崇 。
随叔从军 血战沙场
【邹记福民族英雄邹沨将军,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的邹氏祖先!】据《平江县志》和《邹氏国谱》记载 , 邹沨是平江邹氏始祖邹可朋第11代孙 。 邹沨出身于书香门弟 , 自幼聪明过人 , 精通四书五经诸子百家 。 18岁入太学 , 慷慨大志才华出众远近闻名 。 邹氏家族世代为读书人 , 追崇“科举求仕”以及“中和”的儒家思想 。
在南宋绍兴元年 , 第7代世系邹之孟、邹仲龙俩人同时高中举人 , 随后被特奏为进士 。 邹沨的父亲邹应缙和叔叔邹应绅 , 从小入私塾学习 , 后进书院求学 , 均为士子(即秀才) 。 后来 , 叔叔应绅选为贡生 , 入国子监学习 , 并在科举中及弟 。

邹记福民族英雄邹沨将军,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的邹氏祖先!
本文插图

淳佑四年 , 叔叔应绅被官派南剑州任州判时 , 祖父邹輗决定要孙子邹沨随任 。 邹沨随任后 , 一边继续求学 , 一边跟叔叔励练 。 后来 , 邹沨为追求圣贤求学 , 寄籍江西吉水 , 结识了文天祥 , 为日后勤王抗元奠定了基础 。
南宋咸淳十年 , 忽必列率数十万元军 , 水陆并进势如破竹 , 大宋城池降的降败的败、元兵直逼南宋都城临安 。 邹沨在文天祥的动员下 , 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抗元军 。 邹沨虽是书生出身 , 做事干练 , 足智多谋 , 深得文天祥赏识并迅速提拔 。
南宋德祐二年(1276)十月 , 邹沨以江西招谕副使聚兵宁都 , 邹沨“慷慨有大志 , 以豪侠行台郡间” , 又“严于法纪 , 宽以爱民” , 深得民众的敬重 , 在他的感召下 , 绅士谢翱等人倾尽家资随府典兵 。 邹沨以其卓越的治军才能 , 统兵万余之众 。 元军遣数万铁骑直取宁都 , 邹洬身先士卒率众英勇杀敌 , 最终寡不敌众 , 邹沨部属刘钦、鞠华叔、颜斯立、颜起岩皆战而亡 。 邹沨率部退守山林以蓄后发 。

邹记福民族英雄邹沨将军,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的邹氏祖先!
本文插图

南宋祥兴元年(1278)4月 , 赵昺继位 , 定都崖山(今广东新会县) , 改年号为“祥兴” 。 进封邹沨为兵部侍郎兼江东、西制置副使 。 12月元军主帅张弘范、副帅李恒率领10万元军由福建进攻广东 , 企图一举彻底剿灭南宋朝廷及军队 。 抗元军获得情报后 , 邹沨建议组织潮州、循州、梅州三地义军就地抗击 , 拒敌进入广东境内 。
文天祥、邹沨等考虑敌众我寡 , 决定避其锋芒 , 向海丰转移 , 并凭借南岭(今紫金东南)的险要地形与元军抗衡 。 部队到达五坡岭 , 便就地休息做午饭 。 邹沨深知 , 此时部队人马疲累 , 容易放松战斗状况 , 做好安全警戒至关重要 。 于是 , 他立即勘察周围的地形 , 在五坡岭不远处的赤岸渡设置了一道警戒线 , 在五坡岭周边派出了数个警戒哨 。 布防后 , 邹沨和文天祥边用饭边计议军务时 , 突然接报:“元军已攻克赤岸渡 , 向五坡岭杀过来了” 。 邹沨一听 , 二话没说 , 立即披甲上阵 , 带领部队投入战斗 。

邹记福民族英雄邹沨将军,与文天祥并肩作战的邹氏祖先!
本文插图

原来 , 陈懿逃往福建后 , 用私家船接运元军到潮阳 , 其先锋张弘正以陈懿为引导 , 率领近万名铁骑从陆上奔袭海丰 , 突然包围五坡岭 , 企图打勤王军一个措手不及 。 由于部队正在吃午饭 , 便丢下碗筷仓卒应战 。 双方一交战 , 宋兵虽有不少将士伤亡 , 但仍依托有利地形 , 抗击了元军的多次进攻 。 直至第二天上午 , 由于元军增援部队赶到 , 文天祥部既无援军又疲惫不堪 , 防守阵地被元军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