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秋历史教授:再称岳飞"民族英雄"不合适,结果日本人的看法出乎意料



顾三秋历史教授:再称岳飞"民族英雄"不合适,结果日本人的看法出乎意料
本文插图

莫等闲 ,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 作为南宋爱国名将 , 著名的民族英雄 , 岳飞及他所带领的岳家军所代表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格被传颂千年 , 在中华民族面临困境时 , 一次次鼓舞了无数爱国志士 。 但是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 , 曾引起许多争议 , 这又从何说起呢?
"英雄"之论
2013年 , 根据岳飞生平故事改编而成的《精忠岳飞》在国内各大电视台热播 , 南京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张生就"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岳飞是英雄 , 但不是民族英雄 , 如果我们执着于将岳飞称为民族英雄 , 那就成了颠倒历史了 。
此论一出 , 引起学界众人争论 。 专家认为 , "民族英雄"的定义应该是在对外抗击侵略者的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 而岳飞抗击的金人实际上也属于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 如果将岳飞称为"民族英雄" , 非常容易引起误会 , 不太合适 。

顾三秋历史教授:再称岳飞"民族英雄"不合适,结果日本人的看法出乎意料
本文插图

但日本学者的看法却出人意料 , 他们的历史学者认为 , 岳飞毋庸置疑 , 确确实实是一位民族英雄 。
在一水相隔的日本 , 岳飞曾经是明治维新时期武士阶层最追捧的英雄人物 。 从唐朝开始 , 日本先后派出了数批遣唐使前往长安学习文化知识 , 包括政治、经济、礼仪等 , 两国文化交流通道被打通.
到了南宋时期 , 正值日本武士复兴之际 , 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战场英豪们纷纷被日本武士引为表率 , 岳飞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与民族气节深深打动了日本武士阶层 。
日本人对岳飞推崇备至 , 在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中 , 日军占领杭州长达八年 , 在杭州城内大肆烧杀抢掠 , 甚至城市本身也被进行了日化改造 , 千年名刹六和塔、灵隐寺被洗劫一空 , 苏堤沿岸的桃树被全部挖走换种日本樱花 , 但是西湖边的岳飞墓和岳王庙却毫发无损 。

顾三秋历史教授:再称岳飞"民族英雄"不合适,结果日本人的看法出乎意料
本文插图

"日本岳飞传"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日本学者也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与我国历史学者研究方式不同 , 日本学者对历史的研究更为深入也更为全面 , 他们常常会探究某一事件对整个民族乃至国家更深层的影响 , 并将其为己所用 。
在幕府时代 , 明治维新时期 , 为重振国家 , 日本民间"攘夷尊皇"的呼声屡禁不止 , 攘夷志士们纷纷提出要将幕府的权力收归于日本天皇 , 为了使自己组织的活动更加师出有名 , 他们将南宋末年中国的抗金、抗元英雄们与自身的武士道精神联系到了一起 , 其中 , 岳飞、文天祥等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精神领袖 。
在日本 , 岳飞十分受敬重 , 甚至被拔高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日本在历史课本中对世界各国历史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篡改 , 但仍对岳飞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 将其称为"抵抗异族入侵的千古名将 , 地位更在诸葛亮之上 ,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
即便是在二战期间 , 为唤醒民众的武士道精神 , 日本政府组织编纂的《写真画报》甚至引用了"精忠报国"一句 。

顾三秋历史教授:再称岳飞"民族英雄"不合适,结果日本人的看法出乎意料
本文插图

在日本史学研究著作中 , 学者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特性有这样的描述:中国古代不乏良臣要士 , 但是越是优秀 , 结果常常越是悲惨 , 他们大都不是死于与外族的战斗之中 , 而是死于自己人的刀下 。
说明古代中国人热衷于权力争夺 , 沉迷内斗 , 对内杀戮兴趣甚至远远大于对外战斗 , 要征服他们 , 只需要让其中的少数人满足对权力的欲望 , 他们就极容易对外妥协 。 岳飞正是其中因内战不幸丧生的民族英雄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