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共享电单车巨头来“袭”,小玩家进入生死倒计时?( 三 )


品牌劣势:共享电单车已是用户投诉的重灾区 , 稍微知名一些的品牌 , 只要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 , 都能搜到几十条有关乱收费、退押金的投诉 。 行业光鲜亮丽的另一面却是用户的“纠纷”不断 。
巨头的进入 , 出于品牌想象和战略目的 , 注定会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 , 将倒逼用户的用脚投票 。 中小玩家的退场 , 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结局 。
技术劣势:技术创新已是整个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共识 , 毕竟技术是扫除一切现实问题的关键 , 或者说是打动资本市场的第一要素 。
以宁波市场为例 , 小遛共享下大力气宣传自家的90度规范停车和亚米级精准定位技术 , 其实更多的是概念包装 , 此类电子栅栏的技术在共享单车时代就已不新鲜 , 这还是中小玩家中表现不错的一家 。
共享电单车的技术核心无外乎电池和“换电” 。 中小玩家仍然受困于电池技术和市场规模 , 美团、滴滴等巨头眼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
传闻 , 美团订购的车型锂电池续航能力在60公里左右 , 较于市场上一些小品牌的车辆有着不小的续航提升 , 如果车辆每天被骑3次 , 单次骑行3公里左右 , 换电一次即可保障一周左右的正常运营 , 在成本控制上更有优势 。
哈啰出行在2019年就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成立了合资公司 , 探索标准化的换电柜、换电车等产品 。
下沉市场的战争是巨头所不能放弃的一战 , 虽然小玩家钻空挡吃了口红利 , 但是面对巨头的跑马圈地还是得吐出来 , 有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 , 共享电单车的战争势必会夹杂着残酷二字 。
对于巨头玩家而言 , 就算不发起“烧钱大战” , 仅凭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 也能将大批的中小玩家碾成碎末 。
回过头来看 , 小遛共享“黑车”风波并非一次偶然事件 , 在“恐惧”心理下 , 进退失据的中小玩家 , 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