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希老师大头娃娃涉事“奶粉”背后的育儿焦虑


近日****报道了郴州大头娃娃事情 , 点燃了无数家长的愤怒 。 从三鹿奶粉事件开始以后 , 国内风靡了很多年的“洋奶粉”抢购潮 。 而这次的涉事“奶粉”并非奶粉 , 只是一种固体蛋白质饮品 。 郴州一些家有牛奶过敏婴儿的家长 , 为了孩子的成长而花高价购买当地某母婴连锁店的高价蛋白粉产品 。 400克的固体蛋白质饮品价格是300多元 , 和很多早产儿的奶粉一样贵 。
2019年 , 郴州曾查处到几位向患儿家属推销固体蛋白饮品的医生并吊销其医师执照 。 这次的大头娃娃事件目前还未发现涉事医生 。 我想说 , 大头娃娃的悲剧跟医生指导时候喂养信息解读不全面有关 , 也跟固体蛋白质饮品商家的夸大虚假宣传有关 , 还跟家长的育儿焦虑有关系 。 下面想探讨一下大头娃娃涉事“奶粉”背后的育儿焦虑 。
育儿焦虑是全世界父母的通病 。 很多的父母由于自身成长当中的缺憾 , 在抚养自己的孩子时都信誓旦旦要给孩子“最好的” 。 问题是 , “最好的”就一定是最合适的吗?有的父母给孩子买了最贵的学位房 , 却发现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排挤 , 被老师歧视 。 有的父母花重金送孩子去海外的中学求学 , 却没想到 , 孩子为了迎合群体社交和排解孤独而染上毒品 , 父母却蒙在鼓里 。 有的父母为了方便孩子学习 , 很早就给孩子配备了平板电脑或者手提电脑 , 却没想到孩子由于自制力弱 , 又缺乏父母监督 , 最后网络成瘾 。

心理健康小希老师大头娃娃涉事“奶粉”背后的育儿焦虑
本文插图

有一次 , 我在课堂上问了一个问题 , 如果人生有一段时光可以倒带 , 你希望可以是哪一段 。 有一位大学女生发言说 , 我希望回到小升初的时候 。 从小 , 父母一直告诉我要考最好的初中才有出路 , 于是那时的我到处参加考试 。 最后我如愿进了一所很好的初中 。 但是初中离家比较远 , 需要寄宿 , 我感到孤独 。 同时我发现 , 里面的老师很势力 , 对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另眼相看 。 我在初中三年过的很不开心 。 如果可以倒带 , 我希望自己去一所离家近的公办初中 , 我也一定会努力学习让自己最后考上比现在更好的大学 。
我想说 , 最贵的、最品牌的并不一定就是最合适你的孩子的 。 如果因为别人家孩子进了省级幼儿园 , 而自己孩子只能进市级幼儿园 , 于是非常焦虑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 于是不考虑家庭经济的负荷能力 , 转身去选择学费几十万的国际幼儿园 , 这就是典型的育儿焦虑 。

心理健康小希老师大头娃娃涉事“奶粉”背后的育儿焦虑
本文插图

我曾听说 , 有一个家庭 , 孩子不幸得了抑郁症 , 父母害怕抗抑郁药物对孩子产生不良反应 , 于是十分忌惮精神类药物 。 多方打听 , 给孩子选择了当地最权威的中医院 , 进行中药调理 。 当打算给孩子去做心理科心理治疗时 , 被告知孩子在抑郁发作期必须规范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不是中药)的同时才能进行心理治疗 。 这家父母很愤怒 , 多方找心理专家求助 , 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 。
有朋友问我 , 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 为什么心理医生这么冷血见死不救 。 我解释说 , 青少年抑郁发作期最权威的治疗方法就是抗抑郁药物治疗 , 其他手段如心理治疗只是算辅助治疗 。 所以抑郁症发作期必须在抗抑郁精神类药物治疗的前提前进行心理治疗 , 否则会延误战机 , 贻害终身 。 这样的例子和大头娃娃蛋白粉事件十分相似 。
当我们在生活中听到某个穿着白大褂的人说他那里的药包治百病的时候 , 我们都会马上明白这是一个虚假广告 。 但是 , 很多人会病急乱投医 , 尤其自己的孩子面临某些健康困境的时候 , 家长很容易因为虚假宣传而误入歧途 。
那么如何应对家长在及孩子健康和教育方面的育儿焦虑呢?
首先 , 请对你的家庭资源以及孩子的情况做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估 。 防止 , 在各种广告效应宣传当中 , 丧失理性思考能力而做出错误判断和选择 。 其次 , 作为父母请对自己成长中的缺憾做一些深入的觉察 , 这样在为孩子做一些选择时 , 你就会明白 , 你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 还是仅仅在满足自己曾经的缺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