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武汉、重庆三大火炉,为何会集体熄火?
地球气候未来的发展趋势 , 到底是变冷 , 还是变热呢?气候的变迁 , 小波动是上千年至几百年的尺度 , 比如汉唐时期的气候要温暖湿润 , 而明清时期则相当寒冷干燥 , 这就是小波动 。
明清小冰期时期 , 欧洲冬天寒冷的天气大波动是几十万年至上万年的尺度 , 按照现在的科技 , 人类根本无法准确预测几百年以后发生的事情 , 何况是几十万年以后的事情 。我们现在正处于第四纪冰河期 , 若说要进入冰河期 , 现在就是冰河期 , 但为什么不冷呢?因为现在的气候正处于一个间冰期内 。地球形成以来 , 一共经历了5个大冰期 , 分别是新太古代大冰期(24亿年前至21亿年前)、前寒武纪大冰期(8.5亿年前至6.3亿年前)、早古生代大冰期(4.6亿年前到4.3亿年前)、晚古生代大冰期(3.6亿年前到2.6亿年前)和第四纪大冰期(258万年前至今) 。大冰期经历的时间都是千年、亿年 , 第四纪大冰期才持续了200多万年的时间 , 因此 , 按照以往冰河期的发展历程来看 , 在几百年、上千年以内 , 地球都处于第四纪大冰期 。恐龙生活的年代是2.3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 , 这段时间 , 正好处于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的中间 , 当时地球上的气候非常的温暖湿润 , 比现在要温暖许多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 即使恐龙没有灭绝 , 也很难在今天的地球上生存 , 因为现在的气温比恐龙生活的时代气温要低很多 , 恐龙大概只能在今天的赤道附近或者热带地区生存 。
现在地球上的南极还有大量的冰盖大冰期又由若干次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循环 , 现在的地球虽然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之内 , 但是 , 却处于第四纪大冰期内的冰期结束之后的一个间冰期内 , 所以 , 现在的气候可以定义为不冷不热 , 既没有侏罗纪时代那么温暖湿润 , 也没有冰期那样的寒冷干燥 。我们现在所处的间冰期是从1.2万年前开始的 , 第四纪大冰期内的间冰期与冰期存在的时间 , 大致是以万年、十万年为尺度的 , 比如1.2万年前至今是间冰期 , 11万年前至1.2万年前是冰期 , 13万年前至11万年前又是一个间冰期 , 20万年前至13万年前则是冰期 。 冰期存在的时间长 , 间冰期存在的时间短 , 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间冰期存在了2万年的时间 , 最近的一个冰期则存在了9至10万年的时间 。 我们现在的这个间冰期已经存在了1.2万年 , 如果要结束 , 至少也是千年以后的事情 , 不太可能在几百年、几十年内结束 , 所以 , 言地球进入冰期 , 为时尚早 , 更何况是冰河期 。我们只能根据以往冰河期、冰期存在的时间 , 来大致推算地球下一次冰河期、冰期到来的时间 , 按照之前的历史来看 , 第四纪冰河期不可能结束 , 因为第四纪冰期才存在了200多万年的时间 , 我们现在正处于的间冰期在几百年、几十年之内也不可能结束 , 因为毕竟才存在了1.2万年的时间 。
地球所以 , 我们不能以地球在几年之内出现的天气现象和气候事件 , 来断定是否会进入冰河期 , 冰河期是千年、亿年的尺度 , 冰河期之内的冰期与间冰期都是万年的尺度 。 几年、几十年的数据 , 无法预测上万年乃至上亿年的变化 。我国长江流域的南京、武汉、重庆这三座城市 , 早在民国时期 , 就被称为“三大火炉” , 那么火炉何时点火 , 何时熄火 , 其实与气候变冷还是变热 , 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 而是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关 。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 “出梅”、“入伏”这两个概念 。每年农历的六月 , 我国的长江流域会出现高温天气 , 俗称“三伏天” , 这段时期出现的高温干旱天气 , 往往也称之为“伏旱” , 而在“伏旱”之前 , 又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梅雨天气 。 何时出梅?何时入伏?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 , 中国人是根据干支纪日法与节气来推算的 。三伏即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 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 。 为何是第三个庚日入伏 , 而不是六月的某一日入伏呢?因为我国的农历 , 是阴阳合历 , 既要考虑月球的运动变化 , 也要考虑太阳的运动变化 , 并不是纯粹的太阳历 , 何时出梅 , 何时入伏 , 与太阳的运动变化有关 , 因此 , 必须根据节气日和干支纪日法来确定日期 , 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纪日法 , 称之为“干支纪日法” , 天干是10个 , 所以 , 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 。
太阳系2019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 , 夏至日后第一个庚日是庚寅日 , 为6月22日 , 第二个庚日是庚子日 , 为7月2日 , 第三个庚日是庚戌日 , 为7月12日 , 所以 , 2019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2日开始的 , 即农历的六月初十 。 中国有一些传统的节日 , 是根据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 因此 , 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干支纪日法的常识 , 否则的话 , 就很难知道每年的什么时候入伏 , 什么时候出梅 。 出梅的日子 , 一般是在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 。二十四节气是纯粹的太阳历 , 完全反映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 干支纪日法是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的组合 , 排列组合有一定的规律 , 因此 , 二十四节气配合干支纪日法 , 可以大致确定出梅、入伏的时间 , 但是 , 出梅、入伏的真正时间 , 还需要依靠天气预报 。中国古代的人们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一些物候现象 , 来确定出梅、入伏的时间的 , 但是 , 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梅雨和伏旱 , 直到现代地理学兴起以后 , 中国人才知道了梅雨和伏旱天气形成的真正原因 。中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 与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大致是处于同一个纬度位置的 , 但是 , 北非、中东以及美墨边境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半干旱的沙漠气候 , 而我国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却是“鱼米之乡” , 我国的南方地区之所以摆脱了沦为沙漠和草原的命运 , 就在于季风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武汉|武汉核酸“普查”结果公布,四个焦点问题有了答案……
- 李兰娟|李兰娟:4组数据充分说明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也是安全的
- 武汉发布|迎接强降雨,应急值守队伍及抽排设备已到位
- 女子在重庆回锅肉里吃到青椒报警
- 上游新闻|重庆首例 !买电动车后物业公司不让安装充电桩!法院判了
- 金陵晚报官方微信|南京的一段视频火了
- 书禹文化|2019年度接待游客最多是重庆,收入最多却是北京!网友:意料之外
- 武汉公布全民核酸检测结果:测990万人,确诊0例
- 重磅: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结果发布!
- 趣头条|武汉,排查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