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新CEO是来灭火还是“收尸”的?
文章图片
作者:程怡编辑:江岳
微信公众号:首席人物观(ID:sxrenwuguan)
瑞幸 , 这家被浑水创始人判断“价值为零”的企业 , 在被调查的规定流程上前进着 。
自救也在同时进行 。
5月12日晚间 , 瑞幸咖啡发布公告表示 , 董事会评估后 , 终止钱治亚和刘剑的CEO和COO职位 。 同时 , 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郭谨一担任代理CEO 。
郭谨一曾任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和监事 。 自2017年10月起负责产品和供应链业务 , 2018年6月起出任瑞幸咖啡董事 。
新任CEO的角色很重要 。 他的能力将很大程度决定瑞幸的命运 。 结果不同 , 他留在商业史的身份也不同:要么 , 是力挽狂澜再次实现从0到1的救火队长;要么 , 是为瑞幸善后的清盘工作主持者 。
从不甚知名的联合创始人到企业接手者 , 毫无疑问 , 他承接的是中国商界历史上少有的困难工作 。 他也成了因意外事件降临 , 被扶上商业史进程中的人 。
【破】
郭谨一想要带领瑞幸走出困境 , 必须清理掉沉疴痼疾 。
文章图片
图:郭谨一
用速度换取规模 , 以此争取利润的思维是最先需要被清除的 。
跑得够快就能将对手甩在身后是创业者们经常采用的说辞 , 他们将此称之为“用时间换发展空间”的策略 。
他们会向外界如此描述:即将进入的市场会有大多规模 , 以后会有怎样的增速 , 占据市场多少份额 , 最终能换来多少利润等等——阐述的次数多了 , 他们便会更加笃定地选择速度 , 而非效率 。
贾跃亭将其形容为“蒙眼狂奔” , 是非常精准的形容词 。 这类企业如果不在时间中争取空间 , 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
最危险的是 , 沉迷于概念的创业者 , 经常忘记去思考 , 业务从零突破的逻辑究竟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不确定性?市场环境在如何变化?在不占先发优势的领域 , 它靠速度能够换来什么?
换而言之 , 这是用战术上的迅速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瑞幸便是典型 。 一家用229天达到独角兽级别的企业 , 过去两年间开设4500家门店 。 但它始终没有弄清楚 , 规模效应并非新消费的核心 。
新消费是要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产品 , 个性和文化是其核心 。 瑞幸整齐划一、没有美感可言的服务模式 , 显然不是新消费的未来 。
瑞幸只是在照搬它的同门兄弟——神州租车的发展轨迹 , 通过提供更低价、便捷的服务 , 占领市场 。
然而两者终究是不同的 。
租车是强调线上线下协同的业务 , 两端合力 , 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 提升服务效率 。 而咖啡不是 , 线上不是这门生意的必需品 。 一家没有外送业务的街边小店也可以把咖啡销售出去 , 只要它产品过硬 。
可以说 , 以咖啡为入口建立用户数据的“数据咖啡”生意 , 是瑞幸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提出的一项美好概念 。
它是“我认为未来会是这样”的唯心选择 , 而非理性思考 。 对咖啡生意的核心定义不清晰 , 对边界定义不清楚 , 概念的核心诉求 , 只是让投资人为此买单 , 继而去说服资本市场 。
这显然与最近几年好产品层出的饮品江湖主流玩法不符 。 正常的新品牌们 , 都在忙着提供创意产品而非创意概念 。
好在 , 瑞幸的虚假繁荣 , 终究被戳穿 。
【立】
郭谨一或许可以学习美的集团的方洪波 , 一位同样在企业失速边缘临危受命 , 继而逆转局势的继任者 。
文章图片
图:方洪波
几乎所有美的人都不会忘记2010年10月29日 , 它是美的进入“千亿俱乐部”的历史时刻 。
在那场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誓师会现场 , 68岁的何享健提出“再造一个美的”的新五年计划——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 , 力争进入世界500强 。
胜利的喜悦 , 以及对新目标的憧憬 , 强烈刺激了高层对销售规模的追求 。 彼时 , 何享健请高管吃饭 , 未能跻身最高增长速度行列的业务负责人们如坐针毡 。 有些人即便获得了60%的增长 , 也自觉颜面无光 。
销售速度的高速增长帮助美的的产品做到了规模第一 , 但在产品单价、盈利水平上 , 甚至还不如排名二、三的品牌 。 即使其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时亦如此 , 当年美的电器毛利率为16.69% , 格力则达到22.31% 。
美的买地、建厂房、扩大产能 , 先做大规模 , 再依靠对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降低成本 , 进而拓展市场份额 , 无往不利的“成功模式” , 在2012年遭遇了增长瓶颈 。
掌舵者交接班的2012年 , 美的集团营收1026.51亿元 , 同比下降近27% , 营收金额比2011年骤减了300亿 。
新任掌舵者方洪波主导美的的新变革 , 从强调“规模、规模、规模” , 变为强调“产品、产品、产品” 。 方洪波提出清理业务 , 聚焦白电产业 。 白电以外的行业全都不做 , 坚决退出 。 美的的产品要加强“品质能力、结构能力、创新能力” 。
美的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产品策略被改变 , 这家在规模魔咒下失速的企业 , 也被拉回正轨 。
到2016年时 , 美的集团营收达到1600亿 , 实现了从2012年以来的9%年均增长 。 经营性现金流从2012年的81亿 , 增长到267亿 。
美的有了新故事 。
【谜】
郭谨一会是“方洪波”吗?
这位临危受命的继任者与“神州系”颇有渊源 。 2011年 , 在交通部的出租汽车管理处工作的郭谨一结识了陆正耀 。 2016年 , 郭谨一加入神州租车 , 担任神州租车董事长助理 , 也就是陆正耀的助理 。
媒体报道中 , 郭谨一因喜欢咖啡 , 对咖啡文化也颇为了解 , 与同在神州租车工作的钱治亚一拍即合 , 加上时任神州优车的CMO杨飞 , 共同构成了瑞幸咖啡的核心创始团队 。
在瑞幸创业初期 , 郭谨一与钱治亚、杨飞均频繁在媒体上露面、接受采访 。 在朋友圈公开指责星巴克“与物业签署排他性租赁协议 , 让供应商二选一” 。
随后 , 他在5月16日深夜晒出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 , 通知书显示 , 瑞幸咖啡诉星巴克咖啡、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垄断纠纷一案 , 已在法院正式立案 。
在瑞幸将自己定位成星巴克的竞争者时 , 郭谨一是冲在最前线的联合创始人 。 如今 , 他成为瑞幸财务造假事假的善后者 , 也是创始团队暂时的幸存者 。
不破则不立 。 但郭谨一的难题在于 , 他需要对抗的是惯性 。
惯性是阻挡创业者改变的强力阻力 , 惯性会将人拉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区域 。 熟悉神州风格的郭谨一能够带领瑞幸走出危局吗?过往经历 , 成为外界质疑他的根本原因 。
【瑞幸新CEO是来灭火还是“收尸”的?】当然 , 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 。
他或许并不是以继任者的身份被挑选出来的 , 只是一位善后者 , 一位可以让瑞幸更“体面”死去的人 。
推荐阅读
-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知识产权资助资金2020年度申报指南
- 印度单日新增6767例创新高,累计确诊超13万
- 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通知
- 纳斯达克通知瑞幸咖啡 准备将后者摘牌
- 颠覆未来战场?美军成功测试新武器,但中国早用来砍树了
-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人脸识别技术到来,腾讯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
- RNG新上单暴露了?绿毛小明聊天记录曝光:记得照顾好我们的兄弟
- 在路上遇见海马新型紧凑型SUV!美观价值不逊于奔腾T77,1.6T双离合!
- 大众全新高尔夫R将发布 你的钢炮之魂燃烧起来了吗?
- 预计7月上市 全新路虎卫士实车现身国内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