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首屈一指的大神,如今沦为透明人( 三 )
▲王安石 , 他一生最亲密的朋友是曾巩04. 中国读书人的主流命运1083年 , 64岁的曾巩病逝时 , 京城盛传他与当时被贬在黄州的苏轼“同日化去” , 连宋神宗都很震惊 , 叹息不已 。 后来才知道 , 苏轼还活得好好的 , 但曾巩是真的离开了 。 之所以有这个谣传 , 说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 , 苏、曾二人是帝国文坛的两根擎天柱 。不过 , 重温曾巩的一生 , 除了他所经历的苦难可以“媲美” , 他的官名和如今的文名 , 远远不如同时代的其他大家:不如他的恩师欧阳修 , 人家既是文坛盟主 , 又是当朝政要;不如他的密友王安石 , 人家诗文俱佳 , 两度为相 , 威震朝野;不如他的同年进士苏轼 , 人家潇洒恣意 , 文采风流 , 赢得全民喜爱;……
▲苏东坡曾巩有点悲催 , 他生前的工作和职位 , 决定了他出头的机会甚少 。 他不依附人 , 不迎合人 , 为人 , 做官 , 写文章 , 温和务实 , 纯净端正 。他虽然推崇和羡慕李白式的人物 , 但表现出来仍是一副不放纵、很克制的模样 。 这样的人 , 在崇尚个人主义、自由奔放的时代并不讨喜 。 也难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 曾巩逐渐沦为了唐宋八大家中的透明人 。然而 , 大家仔细想想 , 曾巩这样的人 , 才是中国历代读书人的主流命运 。要不是他的文章写得特别好 , 受追捧了800多年 , 他就像古往今来的无数读书人一样 , 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 , 化身为中国历史最基础的底色 。那些个时代的英雄 , 在这层底色上开花 , 结果 , 活成最亮眼的颜色 , 但这些都与默默无闻的底色无关 。可是 , 你必须承认 , 这层不显山不露水的底色 , 构成了历史进步与文化传承的基础力量 。 没有这层底色的铺垫与比对 , 再绚烂的颜色也突显不出它的绚烂 , 再伟大的英雄也丧失了立足的土壤 。曾巩进入仕途后 , 主要有两项工作:第一项是出任地方官 , 在12年间辗转七八个地方 , 从河北沧州到福建福州 , 从山东济南到江西南昌 , 每段任职的时间不长 , 但他确确实实做到了为官一任 , 振兴一方 , 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政声和事迹 。
▲曾巩在济南做过官 , 当地有纪念他的南丰祠 图源/图虫创意地方官实际上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基础 , 但在中国的传统里 , “治国”是一大本事 , 但从来没说“治州”“治县”的 , 所以除非有特别好的运气 , 一般获取广泛声名的人物都在朝廷上 , 而不在地方上 。 地方官在国家的治理框架和人们的传统认知中 , 都属于小官 。曾巩本人却很不认同这种看法 , 他在送友人赴任柳州知州的文章中 , 专门驳斥了知州官小不足事的成见 。 他说 , 古时候的人做知县只负责一个乡、县 , 尚且能够用道德、仁义、恩惠、慈爱对辖区百姓进行熏陶和启发 , 现在的官员能够独掌一个州 , 怎么还能把官职看成低人一等 , 而不认真为政呢?他说 , 官无所谓大小 , 任职一方 , 就应该有造福一方的信念 , 更应该有久居之心 , 脚踏实地为当地百姓做实事 , 做善事 。 这是为官一方的本分 。第二项是担任史馆馆职 , 从事史籍文献编校工作 。 大概有10年时间 , 曾巩考证、校勘、整理的史书古籍达数十种 。 比如《李白诗集》 , 经他搜罗、发掘 , 从776首增加到1001首;传世的《战国策》 , 散佚严重 , 经他广泛访求采录 , 从22篇增加到33篇……治学严谨的曾巩还有一个习惯 , 每整理完一书 , 他都认真作序 , 不仅记录和介绍该书情况 , 还将史评融入其中 , 对书中某一种偏向和缺失 , 进行论证和评议 , 让后世读书人有脉络可寻 。曾巩从事的这项工作 , 属于文科领域的底部工作 。 要不是他的用心用力 , 我们现在能读到多少李白的诗 , 能读到多少篇《战国策》 , 还是个未知数 。 虽然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 历代都有人在做 , 但大家往往只看到书籍的成品 , 看不到流传背后的工作人员 。这就好比现在理工科领域那些做基础研究的大师 , 他们永远不像做应用开发的人那么声名在外 , 也没有明星偶像光环 , 可能一辈子就是在逝世的时候被人说一句“一个大师走了” , 仅此而已 。 但你必须承认 , 这些一点儿也不著名的人 , 他们才是人类文明传承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 。无论是做地方官 , 还是校勘史籍 , 曾巩都是在从事基础性的工作 , 甘愿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 但他的价值 , 不是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可以随意褒贬的 。历史上不乏曾巩这样的人 。 曾巩代表了这一无声的群体 , 他们很重要 , 不应该被遗忘 。如果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头衔之于曾巩有何意义 , 那就是 , 我们可以不理解他的文章有多牛 , 但至少应该理解他的背后站着一群构筑中国历史与文化底色的人 。历史上 , 现实中 , 99.99%的人注定要成为仰望英雄的人 , 而不是成为英雄 。 这是历史与时代的真相 , 也是英雄主义与英雄情结的底色 。曾巩就是文学加强版的我们 , 而我们就是文章总写不好的曾巩 。曾巩和我们走着相同的道路 , 走着走着 , 就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 。家贫故不用筹算 , 官冷又能无外忧 。交游断绝正当尔 , 眠饭安稳余何求 。君不见黄金满籯要心计 , 大印如斗为身仇 。妻孥意气宾客附 , 往往主人先白头 。一一曾巩《戏书》只是 , 曾巩比我们更早看开了 , 看淡了 , 看透了 。举世不知何足怪 , 力行无顾是豪雄 。——曾巩《圣贤》原创声明:本文系最爱历史原创 , 请勿转载 , 违者必究!参考文献:[宋]曾巩:《曾巩集》 , 陈杏珍等点校 , 中华书局 , 1984年[元]脱脱:《宋史》 , 中华书局 , 1985年[明]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3年李震编:《曾巩资料汇编》 , 中华书局 , 2009年李震:《曾巩年谱》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1997年王琦珍:《曾巩评传》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1990年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曾巩研究论文集》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6年
推荐阅读
- 打蛇打七寸”七寸指的是哪个部位?
- 阳谷县出土西门庆诉状
- 宋仁宗登基那一年 北宋画坛有多野?
- “秦淮八艳”是哪八艳?
- 曹魏“五子良将”
-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当了武装部副部长,却为啥无兵无权无工资
- 北宋军事那么弱为何还联金灭辽?
- 在宋朝,玩“自媒体”要被流放500里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事件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