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彩色光谱成像,架PCI精准诊断之桥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你不可不知的IQon光谱CT检查
近年来 , 随着支架技术越来越成熟 , 越来越多的冠心病病人会选择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 , 来解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冠脉狭窄 , 以达到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 。
然而 , 仍有一部分病人在植入支架后会发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冠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因此 , 准确评价支架内再狭窄对PCI术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 PCI术后一般建议介入治疗后6-9个月内进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 。
由于CCTA无创、耗时短的优点 , 在PCI术后无明显胸痛病人复查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从而被广泛应用 。
1
常规CT在支架清晰成像上的技术进步和尚存的问题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 , CCTA扫描和成像模式有了很大突破 , 包括转速加快、探测器加宽、高清算法的应用、低剂量检查方案等 , 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CCTA评价冠脉支架的主要限制是CT设备在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钙化及金属支架伪影问题 , 导致支架和管腔内显示欠清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彩色光谱成像,架PCI精准诊断之桥
本文插图

图1:常规CT(飞利浦iCT , 8cm宽探测器 , 0.27s转速)的传统算法(左)和高清算法(右)在支架的显示对比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彩色光谱成像,架PCI精准诊断之桥
本文插图

图2:SCCT指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
结合美国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学会(SCCT)指南及对疾病检测的临床需求 , 目前常规CCTA在冠脉支架评价上仍面临很多挑战:
在支架金属伪影抑制、支架内膜增生狭窄显示能力上仍需提高 。
尤其钙化斑块严重、直径小于3mm的支架评估不佳 。
辐射剂量、对比剂使用危害 。
CCTA仅能显示解剖信息 , 不能反映病变心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
2
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在PCI术后的创新性应用
IQon光谱CT有别于常规CT , 独特的立体双层探测器设计 , 实现了对X线不同能级的区分 。
在获得常规CT图像的同时 , 可以获得多参数能量成像 , 如虚拟单能级成像、碘密度图、有效原子序数图、虚拟平扫图等 。
因其突破了常规CT仅依靠CT值和解剖结构成像的局限 , 在提高冠脉支架图像质量、精准分析支架再狭窄、心肌功能评估、提高辐射安全性和造影剂安全性等方面已得到很好的应用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彩色光谱成像,架PCI精准诊断之桥
本文插图

图3:支架再狭窄光谱多参数显示:(A)常规CT图像(B)虚拟平扫(C)单能级40keV (D) 单能级200keV (E) 无水碘图(F)碘图(G)去碘图(H)强化组织图(I)有效原子序数图
1.提高诊断敏感性
来自日本Minamino 心脏病医院提供的系列CT成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案例 , 该系列图对比了PCI术后病人复查后的常规CT冠脉成像、光谱多参数图像 。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彩色光谱成像,架PCI精准诊断之桥
本文插图

图4:常规CT冠脉成像、光谱低能级60keV、光谱高能级200keV对比(从左到右)
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彩色光谱成像,架PCI精准诊断之桥
本文插图

图5:光谱有效原子序数图、无水碘图、DSA(从左到右)
▎图像分析:
常规CCTA显示LAD支架受金属伪影干扰和图像分辨能力限制 , 难以评价支架和腔内情况;
光谱多参数图像显示:低能级(60keV)增强了冠脉血管显示 , 高能级(200keV)抑制金属伪影观察支架 , 有效原子序数图和无水碘图对显示支架腔内更敏感 , 发现了常规图像漏诊的支架内再发狭窄 , 结果与DSA一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