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手闲话理财为当官,先筹钱:曾国藩与“过桥资本”的是是非非


曾国藩一生概览
有句话说得很有趣:近代中国离不开湖南 , 近代湖南离不开曾国藩 。
湖南湘乡的曾家 , 祖上五六百年连个秀才都没出过 。 直到曾国藩父亲这一代 , 才打破这个尴尬局面 。 曾国藩之父曾麟书全身心致力于科举 , 考了足足17次 , 才跟头把式一样地当上了个秀才 , 曾氏总算进入下层绅士之列 。
与父亲的平庸不同 , 曾国藩天资聪颖 , 4岁开蒙 , 8岁熟读《四书》《五经》 。 23岁中举人 , 27岁中进士 , 点翰林 。 曾国藩不到40岁就已经做到了二品官 , 分别职掌过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四大部门 , 也任过两江总督的肥差 , 以及武英殿大学士等重要文职 。 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 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 , 如编练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建立江南制造局等 。
此外 , 曾国藩更为后人所推崇的 , 莫过于他终其一生总结的处事思想 , 其所著的《家训》与《冰鉴》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做人、识人、用人的智慧经验 。

金投手闲话理财为当官,先筹钱:曾国藩与“过桥资本”的是是非非
本文插图

当官前的一大笔“过桥资本”
现在看来 , 曾国藩的仕途一帆风顺 , 荣耀和财富尽掌手中 。 但当他中进士之后 , 走上仕途的道路却有些曲折 。
对于曾国藩这种出身并不显赫的学子来说 , 中进士是一种“甜蜜的烦恼”:金榜题名固然高兴 , 但从中进士到真正做官 , 需要很大一笔“过桥资本” , 相当于今天说的“过桥贷款” 。 而且即使当上了官 , 如果要想做大官、有大的用武之地 , 还需要更多投入 。
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 来报喜的官员 , 要给赏钱;亲朋好友来了要设宴款待;家里还要竖旗子、挂牌匾、整修祖宗陵墓;从湖南到京城需至少200两银子的路费;翰林等官员薪俸低 , 朝廷又不给予补贴 , 期间住房、官服、佣人、马车等开销都自己负担 。 按照历史学家张宏杰的介绍 , 新进士的进京资本在500两银子以上 , 这相当于20多个京城工匠的年收入!
如果手头没这些钱 , 咋办?自己想办法凑 。 这就是当官前的一大笔“过桥资本” 。 受累于过桥资本之多 , 进士无法凑足而耽搁赴京报到的事情时有发生 。
康熙年间 , 刑部尚书魏象枢曾说 , “起初得京官时 , 亦患无力 , 不能供职” 。 晚清“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中进士后 , 被任命刑部主事 , 也因付不起过桥资本而一度准备放弃 。
【金投手闲话理财为当官,先筹钱:曾国藩与“过桥资本”的是是非非】
金投手闲话理财为当官,先筹钱:曾国藩与“过桥资本”的是是非非
本文插图

如何筹谋这一大笔“过桥资本”?
那么 , 当时的进士都是怎么凑足这笔过桥资本的呢?
第一条路 , 如果家里有钱自然好办 , 家里出就是了 。 第二条路 , 如果家里穷 , 可以找亲戚、族人、好友出资赞助 , 此即所谓的到各门路去“拜客” 。 第三条路 , 找专门的金融机构借债 , 如“京债” 。
对于曾国藩而言 , 家里多年来供他读书赶考 , 已卖掉不少土地 , 所以第一条路肯定不行 。
曾国藩选了第二条路 。 根据张宏杰的统计 , 中进士后第二年1月至10月间 , 曾国藩共四次“拜客”湖南10个县州 , 历时7个月 , 走了3千里路 , 访问了1200多个家庭和宗祠 。 但他千里奔波拜客 , 换来的“贺礼”“骄钱”仅仅只有可怜的13.2两银子!
当然 , 曾国藩可以借债 。 但当时的金融市场很简陋 , 即使曾国藩未来的预期收入很好 , 也没有金融途径让他提前变现未来的收益 。 而且当时民间借贷的利息也高得吓人 , 按照江晓成先生的统计 , 当时京城针对侯任或在任低级官员的京债 , 年利60%~100%已经算是较低水平了 , 一年翻上两三倍的也不少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