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生物入侵”事件,导致中国人口猛增( 二 )
北宋时期 , 开封的繁荣景象占城稻不仅成熟期短 , 而且还耐贫瘠 , 对耕地的要求不高 , “不择地而生” , 占城稻的推广过程 , 不仅是双季稻的推广过程 , 也是大量的耕地被开发的过程 , 原先不适合原生水稻生长的土地 , 一直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 密布有大量的森林和野生动物 , 现在 , 占城稻“不择地而生” , 耐贫瘠 , 原先未开发的土地也被开发成了耕地 , 与此同时 , 人口的增长也必然导致人类聚落的扩大与增长 , 大量的森林也被开发成了村庄和城镇 , 这是我国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一次遭到大规模的破坏 。水稻、小麦受自身生物属性的制约 , 无法在垂直度较高的土地上生长 。 两宋时期 , 长江流域有大量的森林被砍伐 , 但是多集中于平原之上 , 山地、丘陵地带 , 依然密布有大量的原始森林 , 这些地方依然没有被开发 。然而 , 到了明清时期 , 随着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引进 , 我国南方地区的山地、丘陵地带的大量的原始森林也被开发成了耕地 , 这一土地垦殖运动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高潮 。
玉米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不仅高产、耐旱、耐贫瘠 , 而且还不受地形垂直度的影响 , 在低山、丘陵地带仍然可以种植 。 北宋时期的人口峰值是1.3亿 , 明朝时期的人口峰值是2亿 , 这是我国以稻麦为主的农作物结构 , 所能养活的最多的人口数量 ,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复种指数与精耕细作的技术均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了 , 受到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农业技术的限制 , 人口也无法再次大规模的增长了 , 清朝中叶 , 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 , 则改变了这一局面 。玉米和甘薯可以在南方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种植 , 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过程 , 就是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资源再一次遭到损耗的时期 , 晚清时期 , 魏源所说的“蚕丛峻岭 , 老林邃 , 无土不垦”的现象 , 即是这一时期森林资源遭到损耗的生动反映 。
甘薯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到中国的时间是在明末清初之际 , 真正大规模推广开来 , 是在乾隆、嘉庆年间 , 我国古代的人口数量也是在道光年间达到峰值的 , 突破了4.3亿 , 明朝万历年间 , 中国的人口数量是在2亿左右 ,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 , 人口数量一度减少到1.6亿 , 康熙、雍正年间 , 人口数量开始增长 , 但并未超过明朝的人口数量 , 到了乾隆年间 , 中国的人口数量一度突破了2亿 , 乾隆在位的中后期 , 中国的人口数量开始大幅增长 , 嘉庆年间 , 中国的人口已经有3亿了 , 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 , 达到了4.3亿 , 这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的一个极限 。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 , 姑苏城的繁华景象清代的人口增长 , 正好与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时间是吻合的 。 那么 , 美洲高产作物在美洲 , 怎么没有让印第安人的人口数量突破1亿呢?因为美洲印第安人根本就没有完全进入到农业社会 , 北美和南美大部分的印第安人的部落一直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 美洲高产作物在美洲没有促进人口大规模的增长 , 但是到了亚洲和欧洲 , 却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 例如 , 西欧在19世纪推广马铃薯种植之后 , 曾导致西欧的人口快速增长 。因此 ,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次人口大规模增长与两次粮食生产与培育的改变有关 , 在农业生产领域 , 引进“外来物种” , 对农业经济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巨大的正面作用 , 但与此同时 , 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与推广 , 也导致了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损耗 , 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 未来 , 农业的发展应该依靠科技 , 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腾飞说史
推荐阅读
- 澎湃新闻|川航备降事件百页报告出炉:英雄机长高空缺氧驾机近20分钟
- 胶东在线|蓬栖高速开展路上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演练
- 炎亚纶|被多次造谣忍无可忍,炎亚纶回应正面刚:挑起仇恨的从来不是我炎亚纶回复相关传闻:挑起仇恨的从不是我网友造谣炎亚纶不爱国事件始末
- 科比|弗洛伊德事件愈演愈烈,但混乱中却有一丝暖意!科比壁画完好无损
- 孟晚舟事件——美国的霸权主义
- 孟晚舟事件,牵动国人的心
- 特朗普就应对“暴力抗议事件”在白宫发表强硬讲话
- 乔丹就暴力执法事件发布声明:我深感悲痛
- 刘哔电影|美队新剧and广州教师事件
- 老蒋真话:关于对孟晚舟事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