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解如果项羽的叔叔项梁不死,刘邦还有没有机会建立汉朝?( 三 )


上期文章我们说到 , 章邯大军至“栗”后击败了朱鸡石、余樊君 , 也就是说 , 栗县已经被秦军占领 , 而在这之后 , 刘邦部下的曹参、周勃都攻击了章邯军的车骑部队 , 也就意味着 , 要么是“抄”了集中在栗县的秦军后路 , 要么 , 就是在章邯主力北上转向临济进攻魏王咎的过程中 , “抄”了秦军的后路 , 攻克了蒙县和虞县 。
但是 , 这并不改变栗县归属于秦的结果 , 所以 , 本来在楚国西部边境驻守的周勃军在北上单父、东缗、爰戚的过程中 , 得知栗县的秦军有异动 , 返回镇压是完全有可能的 , 而这次小战斗的结果是 , “取之” , 也就是说 , 栗县也进入了楚国的控制 。
中间还有一段插曲 , 那就是周勃在“东阿之战”前还攻克了“啮桑” , “啮桑”之地 , 在丰、沛附近 , 这次事件不知原委 , 很有可能是“邑”中百姓难以承受“义军”的盘剥 , 在项梁、刘邦的主力北上空虚后发动的叛乱 。
毕竟自刘邦起兵反秦已近一年 , 仅丰邑就来回攻战三次 , 沛县作为泗水交通要津 , 往来的秦军、景驹楚军、项梁楚军、刘邦楚军如过江之鲫 , 前前后后二十万不止 , 百姓之苦可以想见 , 但是 , 周勃的偏师很容易“先登”扑灭了这个小火苗 , 转头参与本部的“东阿决战”去了 。

刘三解如果项羽的叔叔项梁不死,刘邦还有没有机会建立汉朝?
本文插图

“东阿之战”中 , 刘、曹参、周勃、夏侯婴、樊哙俱在 , 但是樊哙和夏侯婴的表现明显不多 , 樊哙无记载 , 而夏侯婴则是“常以太仆奉车从击章邯军东阿、濮阳下” , 此处加了“太仆” , 而不是常规的“常奉车” , 有可能是刘邦本人、亲卫并没有冲锋陷阵 , 而是其下属的“兵车”参与了野战立功 , 实际上是“指挥功” , 因而升爵 。
反观曹参 , 则是“北救阿 , 击章邯军 , 陷陈” , “陷陈”通“陷阵之功”也是一种战场功绩表现的描述 , 即先锋突击敌军阵列 , 而周勃则只是参与了此战 , 可见 , 作为项梁统一指挥的一场大决战 , 刘邦集团只是部分接敌 , 而不是全军压上 , 也就是说 , 主角不是他 。
这之后 , 追击战败撤走的章邯所部 , “(楚)军濮阳之东 , 与秦军战 , 破之 。 秦军复振 , 守濮阳 , 环水 。 ”也就意味着 , 接下来的濮阳之战是先野战 , 再守城 , 野战中秦军战败 , 又组织起力量守卫濮阳 。
值得注意的是 , 《史记·高祖本纪》在这里写了两个字——“环水” , 既可能是城中的秦军掘长壕引水防卫 , 也可能是城外的楚军以这个方式来围困秦军 ,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 , 刘邦所部的行动很有意思 。
曹参和周勃都参与了对秦军的追击 , 所以都有“追至濮阳”字样 , 但却没有显示参战 , 而樊哙却“功城先登 , 斩首二十三级 , 赐爵列大夫” , 然后在城阳攻城战中再次“先登” , 也就意味着樊哙抢在了前头登城 , 还获得了23颗脑袋的斩首 , 这一行动无疑有些诡异 。
同样诡异的是夏侯婴 , 他参加了砀东之战后 , 记载就直接跳跃到了攻济阳、下户牗 , 破李由雍丘下 , 并由此赐爵执帛 , 却又诡异的因为东阿、濮阳城下的战功 , 被晋升为执圭 , 而很明显 , 济阳、户牗、雍丘之战 , 都在东阿、濮阳之战后 , 等于是追述前功升爵 , 道理何在呢?
更诡异的是夏侯婴等人的封爵 , 梳理一下:

刘三解如果项羽的叔叔项梁不死,刘邦还有没有机会建立汉朝?
本文插图

也就是说 , 在项梁于薛郡给刘邦五大夫将10人 , 卒5000人的时候 , 有记载的“五大夫”爵的团队成员 , 只有夏侯婴和周勃 , 曹参还只是“七大夫” , 要知道 , “五大夫”在楚爵制和秦爵制中都是“卿爵”之下的重要门槛 , 也就是说 , 曹参“进步”不如周勃 , 应该因为其起步爵位就不如周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