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的新生力量——关于弹幕的几点认识


【网文问切】
作者:郝静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
Web4.0时代的到来和5G新技术的兴起 , 以及在三网融合、***等新语境背景下 , 弹幕评论成为“互联网+”时代独特的文艺评论新样式 。 它最早出现在弹幕视频网站 , 又陆续现身于主要视频网站 , 并用“弹幕电影”的新身份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电影大银幕 , 形成一种新的观影形式和评论样态 , 成为继点击率、收视率、上座率之外的又一隐性评价体制 。
弹幕评论不再是二次元文化的专属名词 , 而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标准配置 。 它的使用日渐生活化和常态化 , 成为视觉文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 跨越时空限制、交流阻隔和认知沟壑 , 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新图景 。
视觉文化的新生力量——关于弹幕的几点认识
本文插图

中国社科院等评选出2018年年度十大弹幕词“真实”“前方高能”等 。 资料图片
打破壁垒:“所见即所得 , 所思即所写”
与以往的传统文艺评论不同 , 弹幕评论在技术助力下打破了原有的话语壁垒 , 给观众更多的话语空间和展现舞台 。 传统文艺评论从业者大多以传统媒介为话语平台 , 用理论分析和文本对照的方式 , 对文化现象或者艺术作品进行高屋建瓴的评价 。 他们不仅需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 , 还需要得到同领域学者的专业肯定和价值认同 。 这种专业化和高门槛的评论方式 , 形成某种特定的话语权 , 并且在动态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圈层 , 是较高水准的评价与分析 。
相较传统文艺评论 , 弹幕评论用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姿态 , 来迎接观众的广泛参与和话语表达 , 也彰显了大众文化时代的自我言说 。 弹幕评论的准入机制 , 吸纳了更多的普通受众 , 评论内容不再拘泥于学院派的理论批评和学理研究 , 高深的思想内涵被多元的情绪表达取代 , 深奥的专业词语被幽默的自说自话消解 , 大家在这里同处一个话语平台 , 学识差异和教育背景被画面背后匿名的网络身份所虚化 。
弹幕评论“所见即所得 , 所思即所写”的便捷特质 , 跨越了身份差异 , 使民间文化在多样文化形态中脱颖而出、另辟蹊径 。 弹幕评论沿袭民间文化自娱自乐的特点 , 关注日常通俗趣味的自发性表达 , 在多元话语体系中寻找自己特有的评论方式 。
比如 , 传统文艺评论对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基于“国家形象建构”“家国情怀”“全民记忆”“共同体美学”的学理分析 , 而弹幕评论更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盛世如你所愿”“原谅我没出息 , 一直在掉眼泪”等真挚表达的简短话语 。 尤其当传统文艺评论因为圈层界限而显得曲高和寡时 , 以弹幕评论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便呈现出一种出奇制胜的力量 。
目前 , 弹幕评论的主体是互联网上最活跃和最有表现欲望的青年一代 , 他们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和价值转变有着敏感的体察 , 也是直吐胸怀和直抒己见的一代 。 青春的特质和虚拟的空间 , 给青年更为广阔的话语平台 。 伴随视觉文化成长的一代 , 早就已经熟悉了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 , 也深谙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 , 加上长久以来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多屏互动的视觉审美行为 , 让他们能在视觉欣赏和话语表达中相互兼顾 , 既不会错失画面的关键情节和精彩内容 , 又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即时感受和体验评价 。
弹幕评论消解了传统文艺评论的特质 , 而成为全民皆可参与的无门槛表达 , 其中既有高谈阔论的学术大家 , 又有平凡质朴的普通观众 , 既有老成持重的成年长者 , 也有新潮另类的初生牛犊 。 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性别差异和个人喜好 , 暂时被这种直观、当下和即时的交流方式遮蔽 , 用全新、零障碍、无差距的“新的打开方式”营造出新的话语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