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全时再临生死考验:扩张埋隐患 疫情冲击下二次死亡
"我们是加盟店 , 不打折不甩货 , 也没有接到关店通知 。 关掉的都是些效益不好的直营店 。 ""未受影响 , 还是照常营业 。 "5月12日 , 在北京朝阳路十里堡附近的一家全时便利店中 , 店员如此告诉蓝鲸财经采访人员 。 日前 , 发布营业调整通知的全时便利店深陷"倒闭"风波中 。
文章图片
北京朝阳路十里堡汉庭酒店旁的全时便利店
5月11日 , 全时便利店官方公众号发布《"全时便利店"进行营业调整告知函》称 , 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 , 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 , 在此之前 , 全时将继续提供服务 , 并对全场商品进行6-7折销售(不含香烟) 。
不过 , 该消息发出后不久便被删除 。 对此 , 蓝鲸财经采访人员向全时方面了解相关情况 。 全时便利店北京、天津运营方 , 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表示向采访人员表示:"不方便回应 。 "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这是全时第二次面临危机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2018年11月 , 全时母公司复华控股资金链断裂 , 全时便利店部分门店及其兄弟品牌地球港、全时生活被迫停业 。
母公司资金断裂 , 曾被"卖身"
作为昔日北京便利店霸主的全时 , 如今却面临"二次死亡" , 不禁令人唏嘘 。 公开资料显示 , 全时便利店成立于2011年 , 曾是北京市场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 。 2015年全时门店数量达到150家 , 并同时公布了"五年万店、年内千店"的计划 。 2017年11月 , 全时便利店还推出"百城百万"计划 , 即耗资百亿元 , 五年进驻100城 , 覆盖100万个终端 。
2018年11月 , 全时便利店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1%的复华控股集团资金链断裂 , 陷入兑付危机 。 公开资料显示 , 复华控股集团成立于2013年 , 三大业务领域包括文旅地产、实体商业、金融服务 。 其中 , 金融服务涉及的平台包括恒银中嘉、海象理财、复华投资、复华资产等 。 海象理财出现挤兑风波后 , 复华控股迅速崩盘 。 受此影响 , 全时出现持续多月的缺断货现象 , 部分门店暂停营业 。
被爆出资金链断裂后 , 物美、苏宁、雀巢等零售商先后传出欲接盘全时 。 2019年2月 , 全时以分拆的方式出售给罗森中国、山海蓝图等企业 。 全时华东及重庆总计不超过94家门店全部被罗森中国"接管" 。 而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则由山海蓝图继续经营 。 彼时 , 全时才得以正常经营 。
股东股权被冻结 , 全时退出京津市场
据天眼查显示 , 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6日成立 , 注册资金2亿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食品;零售烟草;销售日用品、针纺织品等 。 公司股权结构中 , 蔡学彦和山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50% 。 其中 , 股东蔡学彦此前是银鹭集团副总裁 , 持股比例20% 。 在雀巢入股银鹭集团 , 并于2018年增持至100%后 , 蔡学彦套现离场 。 同时蔡学彦还持有全国著名 , 福建最大的便利连锁见福便利3.2%的股份 。
值得注意的是 , 采访人员发现 , 当前蔡学彦和山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二者皆被列入被执行人 , 股权已被冻结 。
据北京商报报道 , 山海蓝图接盘后 , 全时一度用三店同开宣告已经走出困境 , 准备再次出发 。 彼时 , 山海蓝图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山海蓝图在全时的商品采购、门店经营、物流配送、等方面都有所升级 。 购买全时资产以后 , 在运营战略和人员架构上已经做出调整 , 新组建的经营团队在零售、快消领域及供应链领域有多年经验 。 目前稳定经营 。 同时 , 在原有的门店规模基础上 , 全时会继续新开优质门店 。 还将尝试着向其他区域进行拓展 。 "
不久前 , 全时还透露 , 2020年将对电商业务进行重新规划 。 其中包括计划引进新的商品替换消费者已经不感兴趣的商品、建立新的会员体系、探索新的店铺类型等 。
现在看来 , 此前的计划落空 , 全时再临"生存危机" 。 北京商报指出 , 全时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向其透露:"今天接到通知 , 由于母公司资金链断裂 , 京津区域内所有全时门店将全部撤店 。 "此外 , 近期 , 全时便利店已通知此前合作的供应商 , 暂停继续向其供货 。 由于此前合作还未到货款账期 , 全时也并未给供应商结算货款 。
不过 , 据新京报报道 , 对于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全时天津关闭大批量门店及北京5月20日起全面停业的一事 , 全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是资金链断裂 , 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 , 我们进行战略调整 , 便利店这块业务先收缩 , 停业之后会有其他合作 。 "
【全时全时再临生死考验:扩张埋隐患 疫情冲击下二次死亡】激进扩张埋隐患 , 仅靠输血难存活
新东家接手未满一年半 , 全时却遭遇"二次死亡"危机 , 这背后到底有何故事?
有业内人士指出 , 全时再次面临危机并不意外 , 此前激进扩张早已埋下隐患 。 其重资产模式直接导致门店运营负担过重 , 需要资金不断输血 。 疫情之下 , 全时撤退北京正说明问题所在 , 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承压能力不够 。
据媒体报道 , 全时原母公司复华高管王峰(化名)表示 , 全时出现困局的主要原因是 , 老股东盲目扩张、内控失措 , 新股东不懂便利店运营 。
自2011年成立后 , 聚焦于北京市场的全时便开始跑马圈地 。 仅用4年时间 , 其位于北京的店铺数量就超越了已开业14年的7-11便利店 。 之后 , 全时面向全国进行扩张 。 2017年启动的"百城百万"计划 , 要投资百亿元在五年覆盖"100个城市 , 100万个终端" 。
全时便利总裁张云根曾经表示 , 全时目标是做中国目前唯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 。 超重资产运营 , 则是指单店投资规模超过150万元 。 过去全时便利店更是投资千万元研发了管理系统"全时汇" 。 截至2018年7月 , 全时已经拓展至北京、南京、天津、长沙、成都、重庆、杭州、苏州、武汉、廊坊等10个城市 , 门店数近800家 。
重资产模式直接导致全时门店运营负担过重 , 需要资金不断输血 。 而当母公司-北京复华控股资金链出现问题时 , 全时如同断奶 , 难以交付货款 , 部分门店断货不能正常经营 , 导致此前被卖身 。
实际上 , 自2017年政府加大对便利店的资金补贴和政策松绑的通知出台后 , 各路资本市场就纷纷涌入便利店市场 。 在资本逐利的压力下 , 各大便利店快速扩张门店 。 然而 , 部门便利店却因经营不善不到半年就出现资金链断裂 。 这些操之过急的便利店 , 命运和全时一样坎坷 , 不是被出售就是相继倒闭 。
"便利店看似经营简单 , 实际上这一行业成本控制的难度要远高于其他零售业态 。 如果企业内部成本管控失效、供应量管理不完善 , 加之产品品牌购买频率低、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脚步 , 便利店想要盈利是非常困难的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 。
对于全时的"二次死亡" 。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 全时作为北京市场知名便利店品牌 , 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和投资价值 , 但便利店经营难度较大 , 对于投资者有一定门槛 。 若仅有资金能力 , 没有门店运营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的话 , 接盘后业绩很难得到提升和扭转 , 仅靠资金输血很难存活 。
推荐阅读
- 生死营救 医生救治七昼夜 羊水栓塞产妇脱险
- 《魔剑生死棋》:燕藏锋是个什么又蠢又渣的绝世大渣男?
- 看看新闻Knews综合“生死”2个月 她重获新生:外面的空气,真香!
- 什么是爱情,我们无人能懂,或许生死相许,才是真正的爱情
- 杭州交通918“救命啊,我老公快不行了!”事发突然,浙江高速交警上演生死时速
- 又一豪车积压成堆,3.0T+全时四驱,打半价都无人问津
- 法制日报翼装飞行女大学生死 专家建议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 有的时候,一份真爱,可以让我们那么义无反顾,生死相依
- 两年烧光几十亿 进入生死倒计时!玩脱了的瑞幸,结局或比ofo更惨
- 湖北男子醉驾致援荆医生死亡案开庭:肇事司机当庭忏悔,家属索赔1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