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中消协:五一假期“消费维权”类信息日均55万余条( 二 )


时先生表示 , 女儿打游戏误充值 , 家长固然有一定责任 。 但短短14分钟内充了70多笔总计4万多元 , 如此反常的操作 , 腾讯游戏和苹果方面同样负有责任 。 如此不退款、不解释的态度 , 让他难以接受 。
5月5日 , 腾讯退还70%的费用 , 还有30%的费用被苹果手机公司收取 , 仍未能退回 。
典型案例3:5月2日 , 多名微博网友反映苹果手游退款代退被骗 。 骗子多以假截图、假视频和过往与苹果公司客服的聊天截图为依据 , 谎称退款已完成 , 获取消费者信任 , 让消费者转账支付代退费用 。 但实际支付后 , 却发现游戏退款并未到账 。
——消费券政策暖市:政策红利释放尚需做实做细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退温 , 经济逐渐复苏 , 多地采取消费券补贴方式 , 促进消费回暖 。 有关消费券的举措也得到消费者认可 ,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 监测期内 , 共收集消费券类负面信息1417条 , 主要涉及消费券领取和消费券使用无法抵扣等问题 。
典型案例1:4月30日 , 西子论坛发出一篇帖子惠城消费券预约报名小程序开放!但小心这个坑 , 西柚们别被骗了! , 帖子下方有网友表示消费券申领入口为惠城有礼微信小程序 , 但在微信搜索时意外发现一个名为惠城有礼消费找券的个人公众号 , 进入后被引导添加私人微信 。
截至日前 , 该公众号已消失 , 但仍存在其他相似名称的个人公众号 。
典型案例2:据绍兴晚报报道 , 浙江绍兴越城区多名消费者在抢到消费券去商家消费 , 用支付宝支付时出现了消费券没有抵扣掉的状况 。 据当地市场监管局向商家了解 , 因店铺没有与支付宝直接签约 , 消费者在付款时 , 需要先扫一扫该店二维码 , 然后使用支付宝付款 , 符合满减条件的付款就能直接抵扣消费券 。 当时该店收银员由于忙 , 没顾上告知消费者支付流程 , 导致其直接用支付宝付款而没能抵扣消费券 。
《报告》指出 , 综合分析监测期内网络舆情集中吐槽的上述问题和典型案例 , 可以发现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消费维权舆情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大多数消费投诉吐槽类舆情与线上消费纠纷直接或间接相关
疫情加速了消费者日常生活类消费的线上化 。 从本次舆情监测获取的数据和典型案例来看 , 引发消费者吐槽的在线消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购买产品、接受服务主要或全部在线上进行 , 如直播带货购物消费、消费券领取、网游消费等;二是在线化成为线下消费主入口 , 如OTA平台、景区旅游在线预约等 。
突破网购这一单一消费模式、数字化向消费生活全方位渗透的趋势 , 云生活宅经济的多业态领域、多扩散模式、多渗透手段、多逻辑行为 , 给线上消费市场生态的治理和规范提出了新的课题 。
——部分平台、商家违规行为几成政府政策暖市、消费信心提振堵点
多元化、高品质的市场供给 , 守规则、重承诺的交易行为是提升消费体验、畅通经济循环的基础 。 而无论是政府消费券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短期阶段性问题 , 还是直播带货问题多、网络手游充值退款难、OTA平台机票退改限制遭扯皮等现象 , 不仅已成为政府密集释放政策红利、力促消费信心回暖大背景下最不和谐音符 , 更有可能成为影响以消费为引领的经济循环体系充分畅通的堵点 。
——预案充分与否成部分景区和城市交通假期服务大考加试题
【消费维权中消协:五一假期“消费维权”类信息日均55万余条】针对节假日期间人流密集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综合统筹预案 , 已成多数旅游景区和交通管理部门的普遍共识和必选动作 , 但今年小长假因为叠加了文旅业逐渐复苏、补偿性消费初显的解封效应 , 给景区、交通等部门的基础性预案设计和实施摆出了一道加试题 。 而从舆情监测结果来看 , 预约、限流等常规应急措施 , 显然还不能妥善解决、高效处置非常态背景下集中出现的新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