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粗的钓组更结实?不,主线和子线差别越大,上鱼越容易断( 二 )


这就是实际钓鱼时 , 为何“加大”主线后 , 就更容易断子线的主要原因~
实际垂钓时子线和主线号数接近的用法
主线和子线的线号接近 , 甚至子线号数超过主线的线组 , 也是有使用空间的 , 甚至在池钓的比赛、黑坑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
行程钓法的需要子线接近主线或和主线同号 , 水中阻力和摆动更接近 , 线组一摆和二摆的行程更“和谐” , 钓半水行程的效果就更好 。
子线大于主线的配置在一些速钓和飞磕摘鱼的前提下 , 明显加大子线的号数 , 甚至超过主线——能让子线减少缠绕的概率 , 并增加子线的卸鱼强度 , 减少断线 。
在追求极致的“行程”动态效果的时候 , 也会使用“倒拉牛”线组 , 即通过加大子线的号数 , 来形成更缓慢的钩饵摆幅效果 。
针对问题鱼的选择在一些寒冷季节、鱼体不适、“鱼口”很轻的前提下 , 子线和主线也要尽量接近甚至使用同号配置 。 在尽量偏细的前提下 , 才能有效的“放大鱼口”看到更多的鱼汛——在竞技环境和黑坑钓问题鱼、甚至一些冰钓的时候 , 效果很明显 。
比如在池塘冬钓口弱、活性很低的低密度大鲫鱼时候 , 使用0.4主线+0.4子线的配置 , 就明显比常规0.8子线配0.4子线的“出口”多 , 中鱼率高 。
实际使用主线明显大于子线的原因
肯定有人反驳:实际我们钓鱼为何主线号数大于子线的配置呢?其实 , 这另有实际作用:
保护浮漂使用主线明显大于子线的线组 , 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少断主线 , 从而避免浮漂的遗失 。 因为浮漂在线组中 , 是价格最高的用具 。 这就体现出:整体拉力好 , 不等于不会断 。 所以凡事不是极端 , 而是在“目的”前提下 , 寻求合理~
持续作钓子线更换很快捷 , 相对造价也不高;而主线就明显不同了 , 无论换一套还是做一根主线的时间很长——对钓鱼而言 , 说时间就是金钱并不为过 。 如 , 在鱼普遍开口的时间段 , 尤其池钓抢鱼的阶段 , 一旦被迫换主线 , 不仅会错过上鱼最佳时间 , 更是鱼获的直接损失 。
配置根本通过上文 , 就说明了我们经常使用主线大于子线的线组配置:不是因为它上鱼后强度更高 , 而是为了综合钓效 。 凡事要有“度”:简单测试3.0主线1.0子线和1.5主线1.0子线的两个线组 , 很明显“大线组”更容易切子线~但大线组肯定不容易断主线:
由此 , 结合鱼线的拉力和抗磨损程度 , 常规休闲垂钓的最佳配置建议如下——细线组使用“跳号”配置 , 如:0.4主线配0.2子线、0.8主线配0.4子线;而粗线组 , 我们建议“减号”配置 , 如:3号主线配2号子线、4号主线配3号子线 。
写在最后
本文通过两个线组的比对和实际现象 , 解释了一个普遍的钓界传言;这甚至是许多钓友频繁切子线的原因 。
钓鱼同类的“误区”其实很多 , 常见都来自“想当然”的原因 , 这就需要我们钓鱼人凡事多想一下 , 多过过脑子 , 找到最佳使用途径的同时 , 也能理解这是“为了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