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崇祯与皇太极有惊人的多处轨迹重合,为何崇祯却输在了起跑线( 四 )
清太宗皇太极
临危受命 , 朱由检日夜操劳 , 毫不休息;锐意改革 , 皇太极马不停蹄 , 觊觎关内 。
18岁这年 , 朱由检在危机四伏中仓促继位 , 此刻大明已经内忧外患 , 气息奄奄 。出于强烈的对大明王朝的责任感 , 对其最恰当的词汇就是一个急字 , 他想通过自己的振作全面挽回大明的悬崖颓势 。继位不久他就下令“诸臣服饰袖长不得过一尺 。宫中尽撤金银等器 , 俱用陶器 。”并对全体臣僚下发谕旨不得擅自使用金银 , 《烈皇小识》 。除了大改作风外 , 崇祯本人成了明朝继朱元璋外的第二位最为勤政的人 。他经常因为召见大臣“面决庶政”而忙的吃不上饭 。《明史》有时到了深夜他还在处理国政 , “凡下科疏 , 类殊批日时 , 以防塑遏 , 多有子、丑时者 , 盖批阅至丙夜不休也 。”《三坦笔记》他与大臣商讨朝政 , “终席无倦容” , 一生从无节假日 。
明末辽东形势图
清太宗皇太极于天启六年(1626)继承汗位 , 时年35岁 , 比朱由检早一年继位 。虽然继承了汗位 , 但皇太极对拥戴他的三大贝勒颇为优礼 。每当朝会举行盛大庆典时 , 皇太极都会把三位哥哥摆在与自己同等位置一起居南面并列为坐 , 可知其称帝之初地位并非如何稳固 。在不久发生了莽古尔泰“御前拔刀”后 , 皇太极得到支持后才将其革去大贝勒爵位 , 最后在圈禁十年后死于禁地 。第二年正月 , 在代善等人明智选择下 , 皇太极正式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坐受” , 改为自己“南面独坐” 。《清太宗实录》由此才成为能够全面支配八旗各主的权威人物 。虽然二人均十分努力 , 但崇祯的成效却大打折扣 , 相反 , 皇太极不断稳固权威后 , 将满洲进一步推向新的高度 。
崇祯又恨又怒 , 大开杀戒;皇太极软硬兼施 , 大挖墙脚 。
崇祯与皇太极都是明朝末年较有作为的皇帝 , 但是他们在用人和军政谋略上却有着根本的不同 。急躁的性格和面对大明官僚机器整体素质下沉的情况下 , 他对文武官员越来越缺乏信任“每阅章疏 , 必召皇太子同观 , 且语之曰:凡阅科道疏 , 须观其立意 , 无为所欺也 。”《三坦笔记》 。他的臣下也说他“以外廷臣无有一人心皇上之心者 。”《杨余杂记》 。崇祯认为 , 内臣都不堪使用 , 不得已大量启用宦官 , 对于使用宦官内臣 , 崇祯也说出了不得已的苦衷:“文武各官 , 朕未尝不信用 , 谁打起精神实心做事?只一味朦徇诿饰 , 不得已差内臣查核 , 原出一时权宜 , 若是差来不行 , 差他做什么?你们外臣果有肯做事 , 朕何必要用内臣 。”当时对于皇帝使用宦官的危害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宦官内侍之流 , 若用为耳目 , 即耳目蔽 , 用为心腹 , 即心腹病 。驭之之道 , 在使之畏法 , 不可使有功 , 畏法则检束 , 有功则骄恣 。”《明史》
明朝官员
此外虽然能够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 然而17年里 , 却是庸才遍地 , “委政柄者 , 非庸即佞” 。《明史》以当时最重要的阁臣为例 , 总共五十人 , 其中周延儒、温体仁为首辅最久 , 然“廷儒实庸笃无材略 , 且性贪” , 另外的温体仁“专务刻核 , 迎合帝意” , 且在其任内 , “未闻其进一善言 , 未闻其行一善政 。”《明亡述略》要命的是 , 负责明朝军事的总督、巡抚、总兵、副总兵大多不懂军事 , 鲜能带兵 , 尤其在毛文龙和袁崇焕死后 , 整个大明已经没有真正的大将 。当时兵部主事指出“廷臣言兵者即以为知兵 , 大者推督抚 , 小者兵备 。”《国榷》如王洽在担任兵部尚书后 , 以至于到了“不习边事 , 闻惊仓惶无以应 。”
《明史》 。相反皇太极在使人用人上更为从容 , 首先其父给他留下了重要的四梁八柱的几大贝勒和子侄们 , 乾隆曾对此回忆说:“祖同兄弟子侄之众 , 率股肱心膂之臣 , 亲冒矢石 , 授方略……我大清实亿万年丕丕基实肇乎此 。”《清高宗实录》说明了皇太极创业的路上并不孤单 , 相反如虎添翼 。
推荐阅读
- 浅和深的意义|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只陪伴了他几年,海兰珠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
- 【皇太后】明朝一忠臣含冤被杀,锦衣卫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皇太后绝食数日
- [魏忠贤]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不怪万历也不怪崇祯,有多少人误会了他们?
- 清朝@皇太极安葬之谜:为什么要二次安葬,是尸体还是骨灰?
- 「扎鲁特」扑朔迷离的东宫妃,连续生下两位公主,却被皇太极赶出宫外
- 『极有家』在淘宝极有家买沙发靠谱吗?这款承重板只有2mm一桶就破,你敢坐
- 【崇祯皇帝】知道崇祯皇帝面临的这些困境之后,你们就明白明朝为何亡国了
- 「皇帝」“自缢殉国”明王朝的灭亡,真的是崇祯皇帝一人之罪吗?
- 东皇太一■哪些先天至宝被打烂?如来佛祖的十二品莲台,通天教主的青萍剑!
- #崇祯#崇祯宁可自杀也不肯同意和闯王议和,缘故就在李自成提的3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