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美国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压中国 上甘岭为何死活打不下来!( 八 )


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给美军带来的“意外”是全方位的 , 除了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以外 , 范佛里特在此战对志愿军还有三个“想不到”:
精湛高超的战术水平 ,
坚不可摧的坑道防御 ,
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
「志愿军」美国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压中国 上甘岭为何死活打不下来!
文章图片

志愿军运送粮食弹药
成功的坑道防御 , 是志愿军此役胜利的基础 。 依托上甘岭地区的山地环境 , 我军在巩固表面阵地工事的同时 , 修筑坑道工事 , 打消耗战 , 最大程度地抵消美军“超级火力”的优势 。 上甘岭战役的第二阶段 , 已经完全转入坑道战的形式 。 而强有力的后勤工作 , 有效地保障了坑道作战的可持续性 。
「志愿军」美国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压中国 上甘岭为何死活打不下来!
文章图片

志愿军上甘岭坑道作战示意
库叔在此前的文章《一位原解放军战术专家的醍醐灌顶之作:美国狂轰上百万枚炮弹 , 为啥被中国打到绝望 , 却让日军1万多人惨遭全灭?》中 , 已经对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的坑道作战进行过详细分析 。 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志愿军此役的技战术发挥 。
前面讲到 , 美军的进攻和防御都相当有一套 , 他们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出色的协同 。 从现代军队的观点看 , 志愿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协同控制 , 都与美军有一定的差距 。 可是志愿军有自己的优势 , 他们不仅是这个世界历史上最英勇的军队 , 其单兵战术、技术之熟练 , 也是其他军队难以望其项背的 。
志愿军有两样绝活 。 其一就是志愿军可以做到在榴弹炮弹弹幕之后150米、其他小口径曲射炮弹弹幕之后100米 , 甚至50米的距离跟进 。
什么概念呢?炮弹到底有多大威力我不敢拿命去试 , 并没有切身体验 。 但手榴弹我很清楚 , 其实际杀伤距离远远超过教材上说的17米 。 当年我们营的一等功臣 , 就是在新兵投弹时 , 一个新兵不慎将弹掉落 , 他一脚把兵踹进防护坑 , 自己捡起手榴弹甩出 , 转身就跑;在奔跑的过程中回头看了一眼 , 一颗弹片飞进眉心 , 此时的距离大约是30米 , 结果成了植物人 。 而大口径炮弹的威力 , 根本不是手榴弹能比拟的 。
所以可想而知 , 志愿军这样紧密的跟进 , 是非常之危险的 , 可以说是在死神的钢丝上前进 。 但是志愿军步兵以无比英勇和熟练技巧 , 可以做到紧紧跟随弹幕前进 。
「志愿军」美国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压中国 上甘岭为何死活打不下来!
文章图片

志愿军可以做到在弹幕后极近距离快速跟进
而当我军炮兵火力准备时 , 美军都在反斜面的掩体、遮蔽部、防炮洞里面 , 当我炮兵火力延伸的时候才出来占领阵地 。 他们与阵地的距离约为20米 。 可当他们出来时 , 志愿军步兵已经发起冲锋 , 基本上可以做到与美军同时进入阵地 , 甚至先于美军占领阵地 。 所以志愿军部队总是能够突破美军前沿 , 与美军展开他们最忌讳的近战 , 充分发挥我之优势 。
「志愿军」美国人至今想不通:武器碾压中国 上甘岭为何死活打不下来!
文章图片

美军进入阵地的速度不能说慢 , 却经常“抢”不过志愿军……
另一项绝活叫三三制 。 这是深入我军步兵骨髓的战术 , 变成了一种本能 。
这项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三人战斗小组那么简单 , 这种小兵群作战的难度极高 。
前面说过 , 美军进攻中的冲击波 , 退下去后能随时整补 。 可是我军已成为本能的的三三制在这点上更加突出 , 战场上的战士可以随时组合成战斗小组继续战斗 , 这种战斗力的保持是连续而不中断的 。 而美军的递补再怎么迅速 , 也要有个中断 , 这种时间差在战斗中往往是决定性的 。 再辅以志愿军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 可以说当时地球上没有一支步兵能与志愿军在地面交战 。 这是小规模战斗美军几乎完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