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讲解,数据分析从入门到进阶的关键思维:指标思维( 二 )


比如最早的PULSE指标体系 , 这些指标是用来衡量用户体验的 。 指标包括:

  • Page view:页面浏览量
  • Uptime:正常运行时间
  • Latency:延迟
  • Seven days active user:7天活跃用户数
  • Earning:收益
那个时代对产品的要求很低 , 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 , 所以这些指标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可用性 。 只要确保产品能稳定快速运行 , 不会出现负面的体验就行了 。
随后又发展到HEART指标 , 也是衡量用户体验的 , 是PULSE指标的升级版 。 包括:
  • Happiness/愉悦度
  • Engagement/参与度
  • Adoption/接受度
  • Retention/留存率
  • Task success/任务完成度
相比PULSE , HEART指标不单单是注重可用性 , 而是开始考虑到产品体验的优化 。 这个时候同类产品开始出现 , 单纯拼功能已经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 而是要在用户使用体验上优化以此获得用户的喜爱 , 所以增加量愉悦度、参与度等这些维度 。
举个例子 , 原来在没有聊天软件的时候 , 你只要做到“可用“就可以了 。 但是到了后来 , 聊天软件越来越多 , 有更好体验的产品才能活下来 , 所以需要考虑用户的更多需求和体验 , 于是有了群聊、陌生人社交等功能加入 。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 , 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 , 公司之间竞争的阵地从产品切换到运营 , 于是近几年开始流行基于AARRR的指标体系 。
  • Acquisition:获取 , 用户如何发现(并来到)你的产品?
  • Activation:激活 , 用户的第一次使用体验如何?
  • Retention:留存 , 用户是否还会回到产品(重复使用) ?
  • Revenue:收入 , 产品怎样(通过用户)赚钱?
  • Refer:传播 , 用户是否愿意告诉其他用户?
相比之前的指标模型 , AARRR站在更加宏观的全局角度审视整个产品 , 并且更偏运营 。
在过去 , 用户有自发需求 , 会找产品 。 现在的用户 , 大部分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 该找的产品都找好了 , 在想让用户选择自家产品 , 就需要通过运营手段引起他们的兴趣 。
所以 , 现阶段互联网环境下主流的指标体系都是基于AARRR构建的 , 文章最后一个部分会介绍现有比较常见的基于AARRR的指标体系 。

干货讲解,数据分析从入门到进阶的关键思维:指标思维
本文插图

可以看出 , 确定指标的过程,不仅可以达成”说事实”的结果 , 还能够帮助自己梳理思路 。 你知道要量化什么 , 就说明你清楚了自己更看重什么 , 你对自己业务的理解往往也就更加清晰了 。
如何量化指标
日常的分析工作中 , 除了这些基础指标 , 还会遇到一些特定的业务问题 , 需要用数据分析解决 。 比如业务想对比用户对两款产品的喜爱程度 , 或者衡量APP的稳定性 。 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曾任阿里巴巴数据委员会会长的车品觉在《数据的本质》一书中 , 给出了如何量化问题的方法 。
想要量化某个事物 , 关键是要先搞清楚量化后的数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如果我们关心X ,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步骤完成量化 。
1、首先 , 我们要澄清X到底是什么?
比如 , 你想量化用户对某个功能的喜爱程度 , 那么究竟什么算是“喜欢这个功能'' ?是使用频次吗?是使用深度吗?还是用户分享的比例?你需要不断用问题去澄清X到底是什么 。
2、然后考虑如何量化X
如果是使用的深度 , 那么我们可以量化”使用深度”吗?可以用功能内的停留时长 , 或者各个子功能的使用广度等等 。 找到可以用数据衡量的指标来表示“深度”
3、最后 , 量化后的数据能增加我们对X的了解吗?或者说能降低我们的不确定性吗?
比如''子功能的使用广度''这个指标能让我们确定用户喜欢这个产品吗?如果这个指标比较高的用户只是用户不明白如何使用产品 , 而进行的探索动作 。 功能使用率高的用户不能代表用户喜欢这款产品 , 那么这个数据不能有效降低我们对产品受欢迎程度的了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