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智库陕西男子活埋母亲突破“三个底线”,专家:四方力量可让农村老人生活更有尊严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陕西男子活埋母亲突破“三个底线” , 专家:四方力量可让农村老人生活更有尊严
本文插图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原新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胡萌
近日 , 陕西榆林的中年男子马某活埋高龄母亲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
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上周就此事评论称 ,马某“活埋”老人行为突破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人伦底线 , 性质极端恶劣 , 必须依法严惩 。
在骇人听闻的同时 , 其所反映的农村养老问题引发热议 。 当前我国的养老形势如何?传统养儿防老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搜狐智库就此连线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 。
原新表示 , 该事件是偶发事件 , 社会的发展不会改变年轻人的孝心 , 只是孝敬的方式、能力有所改变 。 “以前每家几个孩子 , 大家能够分摊养老责任 , 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 , 很多时候年轻人可能有心无力 。 ”
原新表示 , 近年来养老问题日益严峻 , 老龄化局面不可逆转 。 数据显示 , 截至2018年底 , 2.5亿的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8.1% ,2025年将突破3亿人 , 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8亿人左右的峰值 。
原新表示 , 传统社会中 , 老年人的寿命相对较短 , 生育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多 , 整个社会形态表现为一个正三角形 , 赡养者远远多于老年人 。 现在社会形态变成了菱形结构 , 人口数量最多的人群大多处在劳动年龄阶段 , 等他们变成老人的时候 , 它是一个倒三角形的结构 , 即421的家庭结构(4个父母长辈、夫妻2人和1个小孩) 。
“421的家庭结构不足以代表中国人的现在的状况 , 四世同堂的可能性 , 甚至五世同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但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可能性已经不具备了 。 ” 原新指出 。
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养老带来了哪些影响?原新介绍 , 传统的家庭养老是一个私领域的事 , 养老主要在家族内部解决 。 随着家庭规模小型化 , 家庭结构简单化 , 传统家庭内部解决养老问题的基础已经不具备了 。
“我们在逐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 社区养老为依托 , 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原新说 。
在他看来 , 居家养老本质上是社会化的养老 。 如果没有社会化的服务 , 没有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建设 , 居家养老就是一句空话 。
谈及农村养老问题时 , 原新指出 , 农村首先迎来老龄化大潮 , 且中国城乡的经济能力和公共政策及服务的准备呈现出二元结构 , 农村应对老龄化的能力不如城市 。
他指出 ,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残疾人等现象加重了农村的养老负担 。
对于农村养老来说 , 原新表示 , 家庭养老的传统在农村保留的较多 , 相当一部分农村老人还是家庭在承担着养老职责 。 同时 , 国家和地方都在创造不同的模式来尽可能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 比如 , 农村的日间照料中心 , 互助式养老模式等等 。
“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才短短20多年 , 我们不能期望用20多年的时间把西方200多年的东西全部补起来 。 ”
原新强调 , “我们国家一直在努力 , 比如 , 这些年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标准比在职人员的工资涨得快;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低保制度、大病医疗制度、新农合制度都在不断完善 。 ”
随着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受到冲击 , 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应该如何安排?原新认为 , 在养老的过程中 , 要理清政府、市场、家庭和个人所承担的角色 。
“中国的养老现在必须走向多元化养老 , 政府、市场、家庭、个人等四股力量要形成合力 。 ”原新强调 。
推荐阅读
- 市界|陕西前首富陷债务泥潭:身家一度50亿,今公司违规占款1.7亿
- 搜狐财经|泸州老窖74亿技改项目再追加投资15亿元,增投额相当于去年三成净利
- 搜狐焦点|5 月百城新房房价环比涨 0.31% 洛阳环比跌 0.05%
- 西安商讯|陕西新三板公司伟恒生物因虚增收入被罚:年报少计资产3000万
- 搜狐财经|董明珠:5月份空调销售有所改善,大股东不会干预管理层决策
- 搜狐智库|上市公司大亚圣象董事长陈晓龙突发脑溢血去世,时年44岁
- 每日经济新闻|利空突袭!证监会已立案调查,这家公司将被ST:陕西前首富也深陷债务危局,股价一年半暴跌65%
-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要闻播报】陕钢集团召开韩城公司干部大会
- |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创业数字地图,打造公共数字智库平台
- 不凡智库|被误认为是“国产”的洋品牌?其实早已是外资,你猜中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