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可历史上没有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个朱家的皇帝朱允炆

朱允炆的结局并没有定论
靖难之役 , 又称靖难之变 , 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建文帝 , 在靖难之役中燕军兵临南京城下 。 南京皇宫在混战中起了大火 , 火势扑灭后只剩下几具烧焦的尸体 , 根本无法辨认 。
但根据贴身太监说烧焦的尸体是皇帝一家三口 。 明朝官方记载皇帝和其长子已经死与难中 , 否则燕王朱棣称帝也就名不正言不顺 。 郑和下西洋
高大可历史上没有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个朱家的皇帝朱允炆
文章图片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 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 , 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 , 共计七次 。 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 , 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 , 故名西洋 。
明成祖朱棣并不放心 , 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根深蒂固 , 朱棣不是正统 , 皇位不管怎么算都轮不到他 。
维护自己正统的观念在古人心中不可动摇 , 没有百分百确定自己侄子的死亡 , 朱棣一辈子都无法安心.
所以也就有一个郑和七下西洋 , 根据郑和传成祖疑惠帝亡海外 , 欲觅踪迹
【高大可历史上没有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个朱家的皇帝朱允炆】郑和下西洋的一大目的就是寻找传闻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 不然只是宣扬国威的话也不要七次 。
虽然到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 明成祖就驾崩了 。 可能直到死亡 , 朱棣的心中还是放不下他这个侄子 。 建文帝选择了前往余杭县东明寺出家为僧 。
据万历年间的《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 , 建文君为僧至此 , 有遗像 。 ”而后世的《留青日札摘抄》等书也有类似记载 。 东明寺的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的塑像 , 殿柱上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僧为帝 , 帝亦为僧 , 一再传 , 衣钵相授 , 留偈而化;叔负侄 , 侄不负叔 , 三百载 , 江山依旧 , 到老皆空 。 ”此外 , 当年的僧人们尊称朱允炆为“应能问道老佛” , 并将其排列在祖师堂的第二位 。 由此可见 , 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
高大可历史上没有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个朱家的皇帝朱允炆
文章图片
建文帝选择成为道士
朱允炆化名詹碧云 , 成为了江西上饶三清山的道观中的住持道士 。 在此期间 , 他还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 , 留下了“方豪上”“都俞脱生”等文明密码 。
高大可历史上没有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个朱家的皇帝朱允炆
文章图片
穿越时空的爱恋
高大可历史上没有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个朱家的皇帝朱允炆
文章图片
建文帝失踪之谜 ,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被拍成了电视剧 , 穿越时空的爱恋堪称穿越皇宫流的鼻祖 , 是中国内地第一部穿越剧 。
我是记得小时候就看过 , 印象深刻 。 这部剧的关于朱允炆的结局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说法 , 可以说是浪漫结局 , 朱允炆穿越回了现代拥有美好的爱情 。
古人说爱江山更爱美人 , 对于建文帝来说这个浪漫的结局可能是最好的 。 建文帝真正的下落
考察明史各资料 , 我更倾向于朱棣在死前是得知了建文帝下落的说法 。 一是可以参考那一晚情况的历史记载 。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 , 纳燕兵 , 都城陷 。 宫中火起 , 帝不知所终 。 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 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 , 帝由地道出亡”——《明史》(这里不参考《太宗实录》的原因在于朱棣在位期间多次私自修改过 。 )也就是说朱棣破京的时候宫中已经燃起来 , 建文帝已经失踪了 。 二是那一晚之后 , 朱棣做了两件事:把溥洽关了起来 。 溥洽是朱允炆的主录僧 , 私下和朱允炆关系相当密切 。 当时传言也是说朱允炆也是在这位的协助下才能以纵火为掩饰得以逃脱 。 “初 , 帝(朱棣)入南京 , 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 , 溥洽(建文帝主录)知状 , 或言匿溥洽所 。 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久不可得 。 溥洽坐系十余年 , 至是 , 帝(朱棣)以广孝言 , 即命出之” 。 ——《明史?姚广孝传》是派了两路队伍到查找 , 一路是走大道的:胡濙;另一路是走水路的:郑和 。 这一点在除了《明史》有记载外 , 《廿四史》《廿五史》《廿六史精编》《中国皇帝史》《中国通史》也都有依据可循 。 综合以上两点 , 可以说明:1.朱棣进宫夺位的时候并未见到建文帝 ,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 2.朱棣随后把可能朱允炆亲近的人(也就是可能得知他下落的人)囚禁了起来(关起来后拷没拷打就不得而知了) , 此外他还派了两路人马暗地里去找朱允炆的下落 。 由此可以推断 , 朱棣在那个时候是不知道建文帝下落的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派出去寻找的结果如何呢 。 郑和的情况大家都耳熟能详 。 胡濙的情况则如下:永乐五年 , 胡濙受命以拜访张三丰为由走访南方各地私下寻找建文帝 , 这一找就是十年 , 期间其母去世胡濙请命给母亲料理丧事被朱棣否决 。 十年无所获 , 永乐十四年胡濙被召回 , 升官 , 官至礼部左侍郎 。 三年后 , 永乐十七年 , 胡濙再一次奉命出行 , 这一次的目的地被朱棣圈到了江浙一带 。 而在永乐二十一年 , 鞑靼首领阿鲁台率众袭扰明朝边境 , 朱棣率兵亲征 。 这个时候出去寻找了十几年胡濙终于来复命了 。 “驰谒帝于宣府 。 帝已就寐 , 闻至 , 急起召入 。 悉以所闻对 , 漏下四鼓乃出 。 先未至 , 传言建文帝蹈海去 , 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 , 至是疑始释”——《明史·胡传》这一段的分析可以参考史学家孟森老先生在《明史讲义》里的说法:“还朝必驰赴宣府行在 , 为有确讯可报也 。 帝已寐而急起召入 , 为知此来必有所报 , 而不能复稍延也 。 所云‘至是疑始释’ , 必已得建文之确实表示 , 不与争国 , 而后心乃安也 。 ……观入对至漏下四鼓乃出 , 则其语必甚曲折 , 非得建文帝有若何死亡之讯一言而讫者可比;殆必曲传建文甘心让国之意 , 能使猜忌之文皇亦听而自安 。 ”——《明史讲义》1.胡濙暗寻建文帝十余年之久而突然间很着急的求见皇帝 , 2.朱棣当时在征途中 , 并且已经睡了 , 听说求见者是胡濙就很着急地召见了他 。 3.至是疑始释 。 这三点可以推断出那一夜胡濙觐见必定是在寻找建文帝这档子事儿上确实有所突破 。 除此之外 , 他们还聊了很久“悉以所闻对 , 漏下四鼓乃出 。 ”孟老先生说 , 如果是建文帝已死那必定说不了这么久从而推断出建文帝尚在 。 除此之外 , 考虑到当时条件因素:远征途中和夜半这两点还可以推断的是 , 如果胡濙当时所言应该是非常值得一听的 。 那么他说言的不外乎是建文帝的生活现状相关细节 。 虽然史料中并未详细记载出朱允炆下落以及朱棣最终是否找到了他这个侄子 。 但是综上推断 , 更可能的是朱棣在死之前是得到了建文帝的下落情况的 。 参考《明朝那些事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