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生在不停地“善变”中创造新思想( 二 )


『』梁启超:一生在不停地“善变”中创造新思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出发去檀香山之前 , 梁启超“约中山共商国是 , 矢言合作到底 , 至死不渝” 。其间 , 他还托孙中山给他介绍些朋友 。孙中山并没有怀疑梁启超的革命动机 , 所以便将自己的兄弟及众多朋友介绍给了他 。
梁启超来到檀香山后 , 保皇思想在他的心中再次占了上风 , 他也曾坦言道: “保守性与进取性常交战于胸中 , 随感情而发 , 所执往往前后自相矛盾 。”
但让梁启超思想彻底发生改变的是 , 在游历了被称为“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的美国之后 , 他发现当时的美国虽然建立起了共和政体 , 但政治上仍然存在暗箱操作 , 并且华人帮派之间互相残杀 , 极为血腥……这些都让梁启超数十年来建立起的政治信仰瞬间崩塌 。
回国后 , 梁启超的思想大变 , 开始写信劝说孙中山停止革命 , 实行渐进式改良 。但是孙中山志在推翻满清政府 , 建立民国 , 肯定不会轻易放弃革命 。由此 , 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 并逐渐彼此疏远 。
『』梁启超:一生在不停地“善变”中创造新思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梁启超认为 , 实行暴力革命 , 将会导致国家大乱 , 付出的代价难以估算 , 而最终建立起来的国家必然是专制国家 。
梁启超认为 , 根据目前国家的局势 , 最好的办法是先建立起一个开明专制的国家 , 再逐渐过渡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 , 最后建立起一个民主立宪的国家 。
针对此事 , 立宪派和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论战期间 , 梁启超创造了一种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新文体——新民体 , 并写下了传诵上百年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 , 少年富则国富 , 少年强则国强 ,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 少年胜于欧洲 , 则国胜于欧洲 , 少年雄于地球 , 则国雄于地球 。”
在此期间 , 梁启超还丰富了汉语的词汇量 , 如“政治” 、“民主” 、“哲学”等词语 , 都是由梁启超将日文直接翻译后引入中国的 , 而“中华民族”一词也是在这时候被梁启超创造出来的 。
『』梁启超:一生在不停地“善变”中创造新思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梁启超:一生在不停地“善变”中创造新思想】最终 , 梁启超以《新民丛报》为阵地 , 独战以孙中山 , 汪精卫、章太炎、胡汉民等以《民报》为阵地的革命派人士 , 取代了老师康有为 , 成为了立宪派的精神领袖 。
梁启超虽然善变 , 并且还有一句常常自诵的名语 , 即:“不惜以今日之吾与昨日之吾宣战” , 但是 , 其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宪政国家 。
胡适曾言:“……十五年来 , 吾国人士所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 , 皆梁氏之赐 , 此百喙不能诬也 。去年武汉革命 , 所以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 , 民族思想、政治思想入人心已深 , 故势如破竹耳 。使无梁氏之笔 , 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 , 岂能如此之速耶!近人诗文字收功日 , 全球革命时 , 此二语唯梁氏可以当之无愧 。”
郑振铎先生在1929年悼念梁启超去世的《梁任公先生》一文中这样评论:他的最伟大处 , 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 , 他的“屡变” 。他的“变” , 并不是变他的宗旨 , 变他的目的;他的宗旨他的目的是并未变动的 , 他所变者不过方法而已 , 不过“随时与境而变” , 又随他“脑识之发达而变”其方法而已 。他的宗旨 , 他的目的便是爱国 。“其方法虽变 , 然其所以爱国者未尝变也 。”凡有利于国的事 , 凡有益于国民的思想 , 他便不惜“屡变” , 而躬自为之 , 躬自倡导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