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在留坝通往汉中的316国道上 , 有这样一个乡镇 , 它是褒斜栈道的古驿站之一 ,号称留坝南大门 , 向南翻过连城山就到了广袤丰饶的汉中盆地 , 这就是青桥驿镇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留坝通往汉中方向的青桥铺标识牌
青桥驿镇地处褒河下游 , 位于留坝县最南端 , 东南与汉台区河东店镇相邻 , 西接勉县 , 北靠马道镇 。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8公里 , 距汉中市中心33公里 , 青桥驿镇境内地域辽阔 , 群山环绕 , 沟壑纵横 , 矿产资源有大理石和硫铁矿 , 尤以雪花白大理石最为珍贵 , 总储量达1.7亿立方米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青桥驿镇中心小学
青桥驿镇政府所在地成为青桥铺 , 相传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 , 在青桥河上有一铁索桥 , 名为“青桥” , 又有百姓在此开设店铺 , 故名青桥铺 。
在1958年之前 , 青桥驿归褒城县所辖 。
1958年11月1日 , 褒城县撤销 , 原属褒城县青桥驿、马道、东沟、鲜家坝乡划归留坝县 , 设立青桥驿公社 。
1958年12月13日 , 留坝县置撤销 , 青桥驿划归汉中市 , 设青桥驿管理区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青桥驿镇蔡家坡村 , 是从汉中进入留坝的第一村
1961年9月2日 , 恢复留坝县置 , 青桥驿又归属于留坝县 , 恢复青桥驿公社 , 后更名为团结公社 , 1973年复称青桥驿公社 。
1984年 , 设青桥驿乡 , 属于马道区 , 辖青桥铺、小蚂蝗沟、大蚂蝗沟、蔡家坡、麻家沟、狮子坝、社火坪、铁炉、两岔河、新开岭、十二元沟11个行政村 。
2011年 , 青桥驿撤乡设镇 , 设立青桥驿镇 , 镇政府驻地青桥铺 , 镇域面积122.5平方公里 , 辖10个行政村 , 总人口仅2162人(2011年数据)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青桥驿镇街道(316国道)
青桥驿镇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镇 , 说它小 , 是因为它人口极少 , 在汉中市所辖152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中 , 它的人口数量倒数第二 , 仅次于佛坪县的十亩地镇( , 面积70平方公里 , 2011年人口普查为1961人) , 单从人口密度来看 , 青桥驿镇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十亩地镇(青桥驿镇每平方公里为18人 , 十亩地为28人) , 这与青桥驿镇是一个多山镇有关 , 放眼望去 , 集镇与村落分布于316国道两旁 , 两旁全是高山与河流 , 然而 , 就是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 , 在古代却是一个重要的驿站 , 这也是青桥驿的来历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青桥驿镇路边公园内“青桥驿”刻石
褒斜道是古代由陕入川的重要路线 , 清代 , 宝鸡至褒城间有驿11站 , 计有陈仓驿、东河驿、草凉驿、梁山驿、山岔驿、松林驿、留坝驿、武关驿、马道驿、青桥驿、开山驿 , 全程630里 , 正是这些驿站的存在 , 才使得千年古栈道得以延续 , 相传 , 萧何月下追韩信时 , 最终到青桥驿附近的马道镇将韩信劝回 , 如今 , 历史的烟云已经过去 , 如今 , 青桥驿镇蔡家坡万年桥遗址、褒斜道遗址青桥驿段、青桥铺古桥遗址均被列入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褒河中的“石路”
除过驿站美名之外 , 青桥驿也因为一座寺庙而出名 , 这就是风云寺 , 风云寺为留坝县境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佛教净地 , 也是近年来留坝县为旅游而打造的佛教圣地 , 官方重视多方修辑 , 更有富商、旅游行人纷踏而至 , 前来参观拜竭 。 日日晨钟暮鼓、香火兴旺 , 佛音绕梁终日 。 凡历此地 , 让人顿觉佛教文化之神秘、神圣 。

中国美丽乡镇地理志中国乡镇:褒斜道上重要驿站,人口仅两千余人—汉中留坝青桥驿镇
本文插图

留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云寺碑文
风云寺又名云雨风雷寺 , 民众俗呼“青桥寺” , 位于青桥驿蔡家坡斜对面的半山腰上 , 倚于山岭 , 由苍柏青松掩映 , 为三合院 , 香火鼎盛 。
据碑载 , 风云寺寺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07年) 。
清顺治初年(1644) , 扩建寺庙 , 有灵官殿、药王殿、财神殿、观音殿、娘娘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玉皇殿等 。 风云殿建筑群屹于岭巅 , 规模宏大 , 技艺精巧 , 雄姿崔嵬 , 气势磅礴 。
乾隆二十年(1755) , 再次扩建 , 由门楼、大雄宝殿、风云殿、雷雨殿等组成四合院 , 且有大山门、二山门和大殿院群相分相连 。 前后正殿都有拜殿券厅 , 客堂置其两侧 , 将大殿院分为前后左右4个四合天井 。 正殿内云雨风雷神像 。 殿宇由重檐式、歇山式等各种风格组成 。 殿厅雕梁画栋 , 丹灯放彩 , 朱门壁窗 , 粉墙砖地 。 亭阁大都为大理石柱擎顶 , 三面石栏相围 。 园内松柏掩映 , 鱼池泉水、水草花木;殿厅巨柱竖立 , 挑檩方梁 , 匾额款款 。 同治十二年(1873) , 整修一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