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老大海晏河清:涝灾区变成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原创

海晏河清:涝灾区变成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萧家老大海晏河清:涝灾区变成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原创
文章图片
自洪武建国以来 , 对黄河曾有两次大规模治理 , 一在永乐间 , 一在景泰间 。 成化中 , 河患又厉 , 屡决于开封 , 河南颇受其害 。
治理水患 , 是弘治朝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 , 黄河、运河与苏、松水利的治理 , 关系到防止沿河郡县灾害、南粮北调的运输和财赋重地的生产 , 这实际构成了当时国家经济的主体 。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五月 , 黄河于开封及荆隆口决堤 , 由北道入山东张秋 , 汇于运河 , 淹及山西郡县 , 中原大地一片泽国 。 这是明朝开国以来 , 黄河发生的最大规模水灾 。 因开封城受灾尤甚 , 故有人建议迁徙开封城 , 以避水患 , 只是河南布政使徐恪坚决反对 , 才得以不迁 。 于是朝廷以户部侍郎白昂 , 会同山东、河南及北直隶三地巡抚相机修治河道 。 白昂荐举郎中娄性协治 , 调动民夫二十五万 , 筑长堤 , 修减水闸 , 疏月河 , 塞决口 , 引黄河流入汴水 , 再入睢水、泗水 , 入淮河以达黄海 。 同时 , 修筑山东鱼台、德州及吴桥古堤 , 又开凿东平以北小河十二道 , 由大清河与黄河故道入海 , 河口各建有石堰 , 可以启闭 , 为日后黄河复北道有所准备 。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 , 淮河又闹灾 , 这次 , 黄河又于张秋决堤 , 由汶水入海 , 漕运中绝 , 明代漕运 , 自永乐浚通后 , 一直为南粮北运的倚靠 , 黄河水患往往危及运河 , 也就阻断了明朝南北运输的生命线 。 朝廷下诏 , 命百官荐选才臣治水 。 吏部尚书王恕等人便推荐了浙江左布政使刘大夏 。
刘大夏在听取水利专家的建议后 , 先于决口处西岸 , 开挖一条月河 , 以通漕运;在保证通漕情况下 , 经两年时间 , 完成张秋决口的堵塞工程 , 又疏浚数处河道 , 以分水势 , 于昨城(今河南汲县东南)经东明、长垣到徐州 , 此后 , 漕河上下无大患者二十余年 。 不过 , 经这次治理后 , 黄河自开封往东 , 不再向东北入山东流入渤海 , 而是向东南 , 经徐州 , 由洪泽湖北汇入淮河 , 夺淮河河道入黄海 。 张秋决口堵塞后 , 更名为安平镇 , 明孝宗特地派遣行人 , 送羊酒犒劳刘大夏及河工人员 , 而刘大夏从此成为朝廷倚重之臣 。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 , 苏松河道淤塞 , 泛滥成灾 , 明孝宗派遣徐贯 , 前去治理江南的苏松河 。 河工大约完成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 , 这年二月 , 明孝宗亲命敕建黄河神祠 , 赐额“昭应” 。 到四月间 , 苏、松各府治水工程亦告竣 。 这也是一项役夫二十余万的大工程 , 共修浚河泾、港渎、湖塘、斗门、堤岸、堤坝、河道二百五十多所 , 彻底解决了江南水运的淤泥堵塞 , 经过此次治理后 , 以往水患多发的江南大地 , 从此水灾顿渐 , 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里 , 几乎是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 。
明孝宗实行积极的民族政策 。 在弘治年间 , 他对回族聚居区进行开明的扶持政策 , 兴建了不少的寺庙 , 将其命名为“清真寺” , 以供回族人士进行宗教活动 。 其中 , 最有名的就是对北京广安门内牛街清真寺礼拜堂的重新装修 , 使其成为北京地区回族人士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
“清真”一词 , 在明孝宗的推动下 , 很快影响全国 , 对回族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甫一开始时 , “清真”一词的内涵时常被人混淆 , 如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重修的河南开封犹太教堂也被命名为“清真寺” , 但是 ,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弘治中兴”对回族文化的形成意义 。
明孝宗时期还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 孝宗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 采取积极防御抗战的战略 。 特别是鞑靼小王子 , 时战时和 , 不时侵扰明境 。 明孝宗统治期间 , 对鞑靼小王子、火筛等的多次入侵 , 只是采取抗战驱赶之策 , 没有劳师远征 , 没有深入沙漠主动出攻击小王子、火筛老巢 , 更没有主动对邻国发动大规模征战 。 但其他邻邦或属国 , 如安南、暹罗、琉球、占城、撒马儿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 , 则不定期来明朝入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