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云宝宝复合材料破局之路!软实力与硬科技哪个更关键?( 五 )


目前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模式的危害性 , 逐步着手建立自我品牌 , 专职销售等正常合理的企业运营和竞争模式 。 但是 , 由于产能过剩依然严重 , 市场竞争依然压力重重 , 因此仍有很多低端产品生产企业处于同质低质、低成本的竞争红海中 , 仍然以损害质量来换取利润 。 用户行业由于低价中标的利益诱惑 , 以及对复合材料不甚了解 , 客观诱导了低质低价的盛行 。 当然 , 最终结果是陷入产品质量事故、工程隐患频发 , 市场的退出的怪圈 。
对于产品质量的检验 , 很多企业也采购了大量的检验和试验设备 , 但也都是企业技术实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展示牌” 。 平常企业检验实验室灰尘满满、过程控制记录造假、产品检验报告造假等现象普遍存在;遇到审核、检查和参观时 , 则擦拭如新 , 可观性极强 。
5、 人才体系构架不合理
复合材料制造行业的广大技术研究人员 , 主要来源于以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学校为代表的培养 。 从最早上世纪80年代开设复合材料专业的几所院校 , 到目前120多所大学开设了复合材料专业 , 虽然增长迅猛 , 但后期各新增复合材料专业的高校 , 主要是面向跨界研究及其应用需要方面而设置复合材料专业 , 或者面向更高端技术应用的需求而设置 。 例如:复合材料在建筑结构、混凝土中的应用 , 就是跨界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基础及应用研究 , 就是高端应用需求 。 因此 , 面向工业和民用产业化复合材料专业人才仍然紧缺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复合材料专业设置开始 , 到目前全行业毕业人数不足3万人 , 其中能留在本行业的估计有一半左右 。
高校设置的复合材料专业 , 注重复合材料专业理论、复合材料工艺技术等知识的培养 , 而对于工艺技术重大相关的机械装备、模具设计、产品结构和工业设计的培养相对较为薄弱 。
复合材料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综合技术 , 企业的发展需要涉及到多学科技术:包括机械装备、产品设计、结构设计、高分子材料、模具设计等 , 因此企业发展也就需要各方面的相关人才;同时 , 还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企业管理、质量体系、知识产权及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人才 。 而一般的生产企业往往只配备了工艺技术人员 , 财务是自家人管 , 其他都是外协 。 这样的企业只能是市场引导的生产型企业 , 没有自主产品研发能力 , 不具备投资能力、也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只能在低端、低质、低价的红海拼杀 。
对人才的获取 , 很多企业以挖人才为主 。 当人才将某项技术引领复制完成、或者某个项目结束 , 企业老板就会想各种办法让人才离职 。 这样间接导致人才的忠诚度和贡献度受影响 , 也是产业技术发展缓慢的隐含原因 。
在当今国家智能制造、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 , 复合材料企业若没有合理的人才结构 , 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6、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复合材料行业产业发展的初期 , 主要以材料和产品在应用领域的替代为主 。 而且企业老板及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对知识产权普遍不关注 。 行业发展以快速复制为主要特征 。 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和专利保护的不信任 , 极其普遍 。 这导致发展过程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不尊重知识产权 , 随意模仿、拷贝专利权人或者专有技术持有人的知识产权;一种是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 , 害怕被模仿 , 不申请专利 , 甚至不宣传 , 闷头自己干 。 这正是导致复合材料行业新技术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导致专有技术和专利被国外先进企业大量拥有 。
中美贸易第一阶段谈判就知识产权方面达成一致 , 包括商业秘密保护、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专利有效期延长、地理标志、打击电子商务平台上存在的盗版和假冒情况、打击盗版和假冒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打击商标恶意注册 , 以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执行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