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摸史他得感谢此人不“杀”之恩,朱元璋参军前差点掉了脑袋

话说朱元璋当了和尚 , 化缘数年 , 再回皇觉寺 , 不久 , 庙即为乱兵所烧 , 道友们四散奔逃 , 朱元璋亦然 。 不过 , 他并无地方好去 , 于是又回庙里 。 祷告求神 , 打卦抽签 , 希望能得上天指引:
我这到底是留还是走?是漫无目的地再次化缘 , 还是去投军?
签抽数次 , 留与走皆不吉 , 唯投军乃吉 。 但此时的朱元璋 , 觉得投军太危险啊 , 一个不小心 , 命都没了 。 稳当人办稳当事 , 《太祖实录》记载:
况从雄非易事 , 乃复祝曰 , 兵凶事 , 从雄吾甚恐 , 盍许以避兵?复投卜 , 珓跃而立 , 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
尽管上天的指示已很明确了 , 朱元璋仍未能下定决心 , 仍在“固守以待” , 直到收到了一封信 。
凡人摸史他得感谢此人不“杀”之恩,朱元璋参军前差点掉了脑袋
文章图片
(朱元璋剧照)
有人说 , 这信是汤和写来的 , 但在实录里 , 只言:
未旬日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招 。
信不长 , 很简单 , 意思是 , 当今兵荒马乱 , 想安安心心当农民做和尚已是不可能了 , 不如跟到我这来 , 一起干大事 。
这信啊 , 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 。
我们晓得 , 信是隐私啊 。 但得分时候 。
比如 , 朱元璋这时候 , 就不可能要求还那么高 。 信带到了 , 就不得了了 。
而且 , 从实录的记载来看 , 应该是转了几倒手 , 还在大街上被人拆开过 。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
送信的人在街上问谁认识朱重八?当和尚那个……
有人说 , 我认识 , 啥事?
送信的便交给了这人 。
这人好奇啊 , 朱重八那家伙 , 孤苦伶仃的 , 谁给他写信?
打开 , 旁边凑过来好几个脑袋 , 就都看到了 。
朱元璋呢 , 看过信之后 , 立刻就烧了 , 就跟咱们平时看的电视电影里一样 。
他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 到底去不去 。
就在他坐立不安之时 , 有认识的人来提醒他——
前日人以书招公 , 傍有知者 , 欲觉其事 , 当奈何?
觉 , 发觉 , 告发的意思 。
怎么办啊?
这可关系到项上人头啊 。
跑呗!
但朱元璋没跑 , 长叹了口气 , 很豪地来了句——
吾惟德命于天耳!
虽说是听命于天 , 生命随意 , 但他的长叹 , 当是觉得 , 哎 , 交了损友了 。
没想到 , 这损友居然还跑庙里来了 。
实录记载:
后三日 , 其人果至 , 与语 , 辞色无相害意 , 乃谢遣之 。
明明说要告发 , 为何还来?来了也不谈信这事 , 只扯其它?
我在想着 , 大概 , 是来观察观察 , 探探朱元璋的口风 , 看他有无反心 , 再去首告 。
凡人摸史他得感谢此人不“杀”之恩,朱元璋参军前差点掉了脑袋
文章图片
(朱元璋剧照)
这一去 , 又是好几天 , 啥动静都没有 。
但从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 , 此人回去之后 , 又跟他那些朋友说起了这事 , 于是 , 才有了最初来的那人 , 再次警告他:
先欲觉者不欲自为 , 今属他人发之 , 公宜审祸福决去就 。
列位 , 写到这 , 此事也告一段落了 , 大伙知道 , 不久之后 , 此地来了元兵 , 一片乱腾腾 , 各种谣言满天飞 , 小朱才终于跑去参军了 。
但是 , 那人为何不愿亲自去告发?这难道不是功劳一件吗?此刻红巾军还不成大势 , 元朝的府县衙门 , 多数还在正常上班 , 天下 , 还在蒙古人手中啊 。 他为何犹豫了?
我在想着 , 应该是 , 要告发一个朋友——再不济 , 也是认识的人 , 打过照面啊——且明确知道被告发者 , 会被得皮开肉绽 , 然后枭首示众 , 其实是很痛苦的 。
【凡人摸史他得感谢此人不“杀”之恩,朱元璋参军前差点掉了脑袋】跟他无仇无怨 , 何苦害死他?
可他从小就受着元朝的教育 , 认为谋反乃是大逆不道 , 作为一个元朝百姓 , 首告坏人 , 乃是义务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