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乡戚城和孔悝城是一回事吗?
戚城是河南濮阳市现有历史最久远、也是最有文物价值的古代城邑 。 公元前625年到公元前531年间 , 各国诸侯为弭兵、尊周等重大事件 , 共进行过9次会盟 , 各国诸侯均全部出席 。 而这么重大的会议 , 有7次是在戚城召开的 , 仅此一事便足见戚城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
本文插图
作为历史名城 , 戚城究竟毁于何时 , 史籍上目前还未找到确切记载 。 或许随着卫国的灭亡 , 秦嬴政统一天下 , 戚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 由盛而衰 , 由衰而崩塌、消失也未可知 。 我市建市之后 , 出于对濮阳历史遗迹的继承与保护的考虑 , 重修了戚城 , 并定名为“戚邑” , 成为我市最大的以文化古迹为主要内容的参观游览胜地 。 然而 , 在戚邑之中 , 也就是在戚城的西南角处却真有一座土砌的城垣遗址 。 当时修建戚城时 , 有人认为这座城垣遗址就是戚城 , 从而定下了重修戚邑的位置坐标 。 那么戚城与目前这座古城遗址是否是一码儿事呢?
本文插图
我们知道 , 戚城公园内的这座城垣名叫“孔悝城” , 早在1963年省政府就考察并确定为省级文物 , 在城垣前还立了“孔悝城遗址”的碑 。 对于这座城是孔悝城这一点 , 至今未有任何争议 。 然而 , 孔悝城为何又变成了戚城呢?这是一些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失误造成的 。 我市文物古迹的权威出版物《濮阳古今谈》一书中 , 首将两座城混为一谈 , 在《已圮(Pǐ毁坏)的东周北方重镇—戚城遗址》一文中这样写道:“戚城 , 即春秋时期卫国的主要城邑——戚 , 也称孔悝城 , 是卫国权臣孙昭子的封邑 。 ”正是基于“戚 , 也称孔悝城”这一结论 , 戚城与孔悝城便变成一城 , 并且把戚城修建在了孔悝城遗址上 。
本文插图
一、史料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要阐明这个问题 , 我们必须先弄清一个发生在当时卫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 卫灵公的妻子南子是个远近闻名的漂亮风骚女子 , 她在出嫁前 , 就与宋国的风流公子宋朝有染 。
卫灵公的独生子蒯聩本来就与南子不和 , 听说此事更加咬牙切齿 , 发誓要杀南子 , 以雪国耻 。 但事不遂愿 , 事情败露 , 蒯聩只好逃离卫国 。 公元前493年 , 卫灵公死 , 蒯聩(先前已被立为太子)的儿子辄继位当了卫国国君 , 因其父逃亡在外 , 因而称卫出公 。
蒯聩听说儿子继了位 , 大为恼怒 , 便在晋国大将护送下 , 趁黑夜悄悄潜回了卫国 , 并在戚城藏身达13年之久 。 公元前479年 , 蒯聩图谋已久的复位计划终于成熟了 。
蒯聩有个姐姐叫孔姬 , 生有一子叫孔悝 , 当时孔悝就是现任卫国国君的宰相 。 孔姬丈夫早逝 , 便与自己英俊的男仆浑良夫私通 。 蒯聩便抓住这一点来贿赂浑良夫 , 说如果帮他复位 , 便让他做高官 , 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娶孔姬为妻 。 于是浑良夫便将蒯聩扮成女人混入了孔悝城 。 在孔姬的协助下 , 他们挟持了孔悝 , 并强迫他盟誓 , 共同推翻卫出公 , 帮助蒯聩复位 。 子路就是在这一政变中“结缨而死”的 。 蒯聩政变成功后 , 将独生子赶出卫国 , 登上国君宝座 , 史称卫庄公 。 此段历史史料见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第五十九卷第473页及《史记》第二卷“表一”之卷十四 , 670—679页 。
本文插图
二、戚城不是孔悝城
孔悝是卫出公(辄)的宠臣 , 而孔悝的封邑、住地即孔悝城 。 蒯聩与卫出公(辄)虽说是父子关系 , 但却是政治上的死敌 。 蒯聩时刻准备推翻独生子而重掌国印;独生子也不示弱 , 不但坚决拒绝还政于父 , 而且还亲自率兵攻打过父亲 。
推荐阅读
- 藁城融媒|「文明实践在藁城」藁城区文联组织志愿者到东桥寨村送文化
- 满族文化网|北镇满族自治县的满族文化源远流长
- 巩义融媒|巩义市残联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文化活动
- 贵州省旅游局|文化丨文物考古调查助力营盘遗址文旅融合
- 芙蓉文史|来自东方的盛宴—清代传统饮食文化为何在欧洲成为贵族风尚?
- 朱桀的行走笔记TB|安徽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众多历史典故出于此,却少有人知它姓名
- 华商政能量|体验“非遗”、“亲子阅读”过个文化味儿的儿童节
- 中医中医药文化展走进广州小学校园
- 黄河投资约13亿元,全长57公里—— 黄河南岸将添文化绿道
- 中医 中医药文化展走进广州小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