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猎狐》总编剧:创作应回答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民网《猎狐》总编剧:创作应回答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本文插图

图为电视剧《猎狐》剧照 。
44集电视剧《猎狐》正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播出 。 8年追逃锲而不舍 , 观众一路跟随 , 一路惊心动魄 。 尘埃落定时 , 人们为法律和正义的彰显而欣慰 , 也为其所透视的人性和人心而深思 。 其中就蕴藏着创作者的苦心劝诫 , “人生不是一场豪赌 , 在有些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 。 ”
《猎狐》以公安部“猎狐行动”为背景 。 2014年以来 , “猎狐行动”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6000余名 , 其中缉捕“百名红通”外逃犯罪嫌疑人60名 , 追回赃款达100多亿元人民币 。 震撼的数字投射在故事里 , 使艺术的探针不断下潜 。 《猎狐》专注讲鲜为人知的经侦故事 , 在戏剧的张力、人性的弧度、阔大的格局等层面立意开掘 。
关于《猎狐》的字里行间、台前幕后 , 总编剧赵冬苓近日向本报采访人员娓娓道来 。
生活是剧本的根
跳出“猎狐”写《猎狐》
采访人员:《猎狐》取材真实案件 。 “猎狐行动”公众知晓度高 , 案件素材众多 。 您如何介入和把握这个题材?
赵冬苓:《猎狐》是柠萌影业热情邀请我创作的 。 我本人对经济活动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 但作为一名在剧本创作领域耕耘30余年的老兵 , 迎接挑战、绝不认输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 也是我保持创作活力的诀窍所在 , 所以我接了 。
接受邀约后 , 我做了大量案头工作 , 从对股票完全陌生到对股市游戏规则略知一二 , 经历了艰苦的学习 。 比方 , 根据这个题材的要求 , 翻阅了大量案例 , 制片方也给我提供了一些书面的材料 , 越看压力越大 。 后来我又到公安部和地方公安机关深入生活 。 我一直相信 , 对于一个编剧 , 无论创作何种题材 , 深入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 。 你去到那个地方 , 见到应该见的人 , 哪怕实际纳入剧本的东西不多 , 仍然会感到踏实 , 感觉剧本有了根 。
采访人员:经侦题材、真实案件既是《猎狐》的“看点”也是创作“难点” , 十分考验编剧讲故事的能力 。 《猎狐》如何从生活真实走向艺术真实?如何寻找与观众的共鸣点共情点?
赵冬苓:我到公安部采访的时候 , 曾经和经侦局相关负责人深入交谈 , 有两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 第一句是要跳出“猎狐”写《猎狐》 。 不能只写公安干警如何抓人 , 而要写我们国家多年反经济犯罪的斗争 。 这就把创作的疆界大大扩展了 。 第二句是创作不能只写公安干警 , 对犯罪分子也应当写 , 把每个人面对诱惑如何陷入困境不可自拔的过程写好 。 这两句话是我创作《猎狐》的指导理念 。
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 人性面对金钱的诱惑表现出来的脆弱 , 发人深思 。 改革开放特别是股市开放以后 , 各色人等面对经济潮水冲击的表现 , 是我在《猎狐》中着力去写的 。 所以 , 写经济大潮中的人生百态 , 是我们的创作主旨 。 也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引起观众共鸣 , 从中认出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 , 剧中人面对的考验 , 每一个观众都可能面对 。 听到许多观众在说 , 剧中人做过的事情 , 他们也做过 。 我想 , 这就是所谓的共鸣共情吧 。
采访人员:的确 , 这个故事最牵引观众的就是人物的选择和命运 。 围绕“猎狐”这条主线 , 公安干警、犯罪分子、各色人等渐次登场 , 人性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复杂逐渐呈现 。 《猎狐》人物刻画的着力点是什么?如何捕捉人物的典型化特征?
【人民网《猎狐》总编剧:创作应回答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赵冬苓:对剧中人物 , 我把他们放在经济大潮来袭的大环境下 , 饶有兴趣地观察 , 一个个出身、经历、所处环境不一样的人如何表现、如何嬗变 。
如果要问着力点是什么 , 只有两个字:困境 。 剧中每一个人物 , 包括男主人公夏远都有属于自己的困境 。 有的人陷入困境 , 不可自拔 , 就一步步陷了进去 , 遭遇灭顶之灾 , 比如杨建群;有的人在困境中不断升维 , 提高自己 , 开阔眼界 , 一步步成长为警界英雄 , 比如夏远 。 给每个人物设置属于其个人的困境 , 并写好他们如何应对 , 就是我全部的创作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