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让“病”土重生,广西探索河池模式

先行让“病”土重生,广西探索河池模式
图片

先行让“病”土重生,广西探索河池模式
图片

上图为治理前 , 下图为治理后 。 图为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前后对比 。河池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导致环江上游选矿企业的尾矿库被洪水冲垮 , 被水淹过的地变得硬邦邦 , 寸草不生 。 在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上重新种上庄稼 , 成了当地村民的期盼 。
草长莺飞的季节 ,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环江河岸边 , 成片的桑树长势旺盛、绿意盎然 , 一眼望不到边 。
可在2001年 ,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导致环江上游选矿企业的尾矿库被洪水冲垮 , 大量富含铅、砷、镉等重金属的矿渣被冲到下游沿岸上万亩的耕地上 。 “洪水过后 , 被水淹过的地变得硬邦邦 , 寸草不生 。 ”在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上重新种上庄稼 , 成了当地村民的期盼 。
到了2010年 , 广西第一个土壤修复工程——大环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开启 。 “通过植物萃取、植物阻隔及间套作修复模式和化学修复等技术 , 共计修复涉及大安等3个乡镇7个行政村的1280亩污染农田 。 如今 , 农户在治理好的农田种植桑树发展桑蚕产业 , 大大提高了经济收入 。 ”广西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韦杰宏说 。
2016年5月 , 国务院批准河池市成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 。 通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 河池创新砒霜厂历史遗址治理项目 , 探索出砷污染防控等技术 , 河池“治土”经验获生态环境部肯定并走向全国 。
顶层规划: 土壤污染防治模式要可复制可推广
“河池山锡”“南丹水锡”……在明代 , 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描绘了河池当时采矿的情景 。 河池是我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 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活动始于宋朝 , 盛于近代 。
改革开放以来 , 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为河池市经济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与此同时 , 从20世纪80年代起 , 集体、个体矿产资源采选冶炼活动频繁 , 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深、范围广 , 区域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
绿色发展 , 从曾经的选择题变为如今的必答题 。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怎样建立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如何打好净土保卫战?”这些难题摆在当地面前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河池最大的优势 , 更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本钱’ 。 我们积极争取 , 成功列入国家六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 , 解决了土壤污染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 。 ”河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陆海生说 。
2016年 , 河池市被国务院纳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 。 按照“工作先行、制度先行、模式先行”的总体要求 , 开启了河池特色的治土新征程 。
在中央、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下 , 河池市实施了一系列治土举措 ,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但仍存在不能从全局或区域、流域层面评估识别土壤环境风险 , 前期投入少、治理成本差异大等问题 。
破解土壤污染综合防治难题 , 关键靠制度建设 。
在土壤环境复杂、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长期难以解决的地区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 需要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 , 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 。 为此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从顶层设计着手 , 积极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 。
“抓好河池市国家先行区建设 。 加快总结项目实施和管理过程经验 , 研究制定一批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在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矿企业用地治理、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农用地环境监管相关管理配套制度 , 探索和逐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土壤污染防治模式 , 为自治区和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 。 ”2018年7月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给出了清晰的定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