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快讯:有媒体没底线为其宣传,“消费资本论”实为荒谬的理论

最近十多年来 , 非法集资以及传销活动猖獗 , 是有目共睹的现象 。 在各种非法集资屡禁不绝的背后 , 有一个看似创新、实则荒谬的理论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 即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 。
庞氏骗局快讯:有媒体没底线为其宣传,“消费资本论”实为荒谬的理论
文章图片
本文作者: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院长杨谦教授
因为 , 几乎所有的传销活动组织者和非法集资的组织者都在有意无意的模糊投资和消费的区别 , 他们宣称消费可以致富 , 或者买他们的东西既是消费也是投资机会等等 , 可以说这已经成了最具蛊惑效应的所谓理论了 。 所以 , 批驳所谓的消费资本论 , 划清投资和消费的界限 , 非常有意义的 。
消费资本论声称消费资本化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 。 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 , 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 , 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 。
此时 ,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 , 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 。 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
按照这一理论 , “过去 , 普通人没有进行资本增值和积累的平台 , 或者说平台非常稀少和狭窄 。 但是 , 通过消费资本化 , 只要进行消费 , 何人都可以将消费转化为投资 , 将他的消费资本放到自己选择的企业平台上进行增值和积累 。 ”
在这个基础上 ,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提出者更把该理论标榜为穷人经济学,表现出一种危险的煽情色彩 。 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 , 消费本来就很拮据 , 非要让他去做消费致富之梦 , 其结果不是买了一堆不需要的消费品 , 就是投资帮助了富人赚更多的钱 。
【庞氏骗局快讯:有媒体没底线为其宣传,“消费资本论”实为荒谬的理论】要知道 , 任何商机都不是免费的 , 所谓穷人经济学的提法只会鼓励缺乏经济知识的人做不切实际的梦想 , 混淆自己的行为 , 降低对风险的防范 。
消费的风险是花钱买到不适用的消费品 , 而投资的风险则是血本无归的可能 。 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让很多人以投资者的心理充当消费者 , 自我麻痹在梦想中 , 吃亏是必然的 。
所谓的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要害是根本混淆了消费与投资的本质区别 , 偷换了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 。 消费行为是人们利用消费品或服务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 , 投资则是人们利用资本谋利的行为 。 表面看 , 二者都是花钱的行为 , 但花钱只是这两个不同行为过程的开始 , 绝不是它们的全部 。
我们从“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商品之后 , 企业应把消费者的消费视同对企业的投资 , 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 , 把该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句话中 , 就可以看到这种典型的悖理 。
在社会经济实践中 ,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得消费产品已进入了社会再生产的终端 , 从货币形态上讲一个再生产过程已经结束 , 进入了另一个再生产过程 。
当然 , 确实有些产品可能既具有消费品的性质 , 也具有投资品的性质 , 例如房屋 。 但当房屋的购买行为完成以后 , 究竟是消费行为还是投资行为 , 这已经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了 , 和销售企业无关 。
消费者可以在消费房屋一段时间以后把它卖掉 , 使之变为投资品 , 也可以在购买时就把它当成投资品 , 但那都是消费者的事情 。 对于销售企业而言 , 只是完成一笔交易 。
把这两种行为混为一谈是站不住脚的 , 而且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 。 在消费行为中 ,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 , 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 买卖行为结束后 , 它们之间存续的也依然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
而对投资行为而言 ,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形成的则是资本关系 , 这是一种与/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