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柏举之战: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时,秦国为何出手救援楚国呢?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 , 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 , 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 , 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 。在柏举之战 , 吴国大军虽然只有3万人 , 却是孙武一手训练的精锐之师 , 而且还有伍子胥、夫概等优秀的将领进行指挥 。在战争中 , 吴军灵活机动 , 因敌用兵 , 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 。
『秦国』柏举之战: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时,秦国为何出手救援楚国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此 ,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 , 柏举之战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 。值得注意的是 , 在柏举之战中 , 虽然楚国被吴国打败 , 都城也被攻占 , 可谓快要灭国了 , 但是 , 在这场战役的后期 , 秦国选择出兵救援楚国 , 再加上楚国各地的残余势力 , 从而击退吴军 , 成功复国 。那么 , 问题来了 , 楚国被吴国打败 , 快要灭国的时候 , 秦国为何要帮助楚国复国?

首先 , 在柏举之战中 , 秦国之所以出手相救楚国 , 直接原因就是申包胥感动了秦哀公 。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三十一年 , 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 , 楚王亡奔随 , 吴遂入郢 。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 , 七日不食 , 日夜哭泣 。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 , 败吴师 。吴师归 , 楚昭王乃得复入郢 。”
『秦国』柏举之战: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时,秦国为何出手救援楚国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前505年 , 吴国大军攻陷楚国都城 , 楚国已经到了快要灭国的时候 。对此 , 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 , 但是 , 秦哀公一开始不愿意理睬 。对此 , 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 , 日日夜夜痛哭 , 竟哭了七天七夜 。正所谓“精诚所至 , 金石为开” , 申包胥的诚心打动了秦哀公 , 后者表示:“楚虽无道 , 有臣若是 , 可无存乎?” 于是为之赋《无衣》 , 发兵救楚 , 击败了吴军 , 吴王阖闾收兵回国 , 楚昭王得以复国 。
『秦国』柏举之战: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时,秦国为何出手救援楚国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然 , 秦哀公之所以出兵 , 显然不会不止楚国大夫申包胥感动了他这一个原因 。在春秋战国时期 , 一个诸侯国愿意为另一个诸侯国出兵 , 往往和姻亲关系存在一定的关系 。比如秦晋之好时 , 秦穆公就出兵帮助公子重耳即位 , 是为晋文公 。同样的道理 , 在春秋后期 , 秦国也和楚国形成了姻亲关系 。从亲缘关系上来看 , 楚国当时在位的君主——楚昭王 , 他的母亲孟嬴是秦景公的女儿 , 而秦哀公则是秦景公之子 。不过 , 也有说法认为楚昭王的母亲孟嬴是秦哀公的女儿 。
『秦国』柏举之战: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时,秦国为何出手救援楚国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 , 不管怎样 , 这都意味着秦楚两国存在姻亲关系 。在春秋时期 , 姻亲关系的存在 , 为秦国出兵提供了非常合理的借口 。彼时 , 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 往往是讲究“出师有名”的 , 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对外用兵 , 往往就打着“尊王攘夷” 的旗号 , 以此让自己的出兵名正言顺 。当然 , 到了战国时期 , 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 基本上就不太讲究这些了 。

由此 , 对于秦哀公来说 , 帮助楚国的直接原因和理由都有了 。但是 , 大家都知道 , 国与国之间的行为 , 在本质上都是以利益作为导向 。对于秦国来说 , 之所以帮助楚国复国 , 根本原因还是晋楚争霸的春秋格局存在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 , 在春秋时期 , 晋国和楚国争霸中原 , 是主要的历史事件 。在晋国和楚国争霸的时候 , 秦国一开始是支持晋国的 , 但是 , 秦穆公发现支持晋文公称霸 , 并不利于秦国东进中原 。


推荐阅读